荣获第一届唯爱·唯德“优秀资助育人工作者”提名奖--交大顾锋

> 白衣天使故事 > 资助育人

2015-1-16 10:48

 

 

 

 

顾锋同志自2009年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工作以来,担任了学生事务、易班建设、园区管理、安全稳定等诸多工作,他还主动请缨,担任2012级口腔医学辅导员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中,他坚持育人为工作职责,将深入视为工作理念、公平视为工作原则,紧密围绕辅导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方针,踏实敬业地做好辅导员育人工作,尤其在帮困育人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敬业与实干同行

尽管第一次从事一线辅导员的工作,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始终以积极主动、真诚至情的态度对待辅导员工作。接班之初,他就向所有学生表示,要和每一位同学进行交流谈话,关心同学学习生活状态,督促同学注重学业。在刚刚接班的三个月中,他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每天中午、晚上,他都会主动联系学生,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关心学生成长的问题;他会深入寝室,了解学生卫生状况,督促学生安全用电;他工作事务再繁忙,只要一有学生来找他,他总会第一时间热情接待,听取学生的想法,并积极给予切实帮助。为了学生的需求,他会主动需要联系食堂和宿管的老师,及时反映学生诉求,协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带班以来,他的办公室灯总是开到晚上,他也成为学指委系统内加班次数最多的老师。

顾老师一直说,辅导员仅仅坐在办公室,是做不好工作的。他主动想办法、动脑筋,积极探索工作形式和内容。为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他开展“暖心工程”,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外出旅游的休息时间,逐一来到学生家中家访,和家长沟通信息,为学生加油鼓劲。其中最远一次是他到重庆旅游时,还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到重庆郊县的困难学生李同学家中探望。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先后来到学生家中家访10多次,足迹遍布重庆、崇明、松江、嘉定和上海城区。他不仅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还做出了家校互动的积极探索。

在他的努力下,同学们都和他建立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顾SIR”.

 

服务与育人并重

在帮困工作中,他坚持“服务”和“育人”两大举措并行,双管齐下。为做好班级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他不但和每一位提出困难申请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认真审核困难认定的表格,认真填写评审意见,根据家庭情况配比相应的助学金。还对获得资助的学生提出,要求他们用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反馈学校、社会给予的爱心。在他的引领下,许多受到资助学生加入了“天使在行动”项目组,深入社区、街道,开展了量学业、支教等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这两大举措,使得他班级评选最为公平、公正,也使得班级逐步形成了志愿服务的氛围,完美地诠释了育人的理念与帮困工作有效结合。

他是一名民主的大家长。他对于学生充分信任,在班级学风建设上强调自觉自律,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同学沟通调整,亦或在班级进行特色的大班讲评,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

他是一名细心的身边人。他通过易班、微信、QQ等工具,及时关注学生所思所想,了解学生学习和工作状态。当发现有同学忙于学生工作而影响健康时,他就及时减少同学的工作量。

他是一名贴心的好老师。班上凡是有同学生病,他都会买上水果或慰问品,亲自到寝室或医院探望,彰显了辅导员“偶尔去说教、常常在帮助、总是在安慰”的人文情怀。

他是一名公正的大法官。当同学内部出现矛盾的时候,他总是积极应对,妥善处理。201年上半年,有学生因为寝室空调和作息问题出现矛盾,他分别做同学工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妥善解决思想问题。

由于他的出色工作,他的名字在学生中有很大的群众基础。不管是他班级的、亦或不是他班级的,中午都愿意到他这里“坐坐”,谈谈心、说说事,已经成为了他办公室另一道风景线。

 

坚持与创新兼收

在辅导员的岗位上,顾锋老师坚持用大班讲评的方式,针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地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针对学生功利心的思想,他从综合测评入手,要求学生不要只看重成绩,而关注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喜悦;针对学生团体之间的小纠结,他反复强调一视同仁看待各个学生组织、看待所有学生干部,引导学生加强沟通,理性地对待;针对困难学生不愿意申请入库,他又对所有同学加强引导,鼓励学生调整心态,坦然接受资助,建议其他同学合理消费,节俭学习。

在辅导员岗位上,他总是积极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为了防范班级的突发事件的发生,他召集所有班委、学生会、团总支、社团、工作站的同学,成立班级、寝室、团队的三级预警机制;为了拓宽医学生眼界,他和班导师一起,鼓励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他还通过“校园好声音”、体验式培训、班风大赛等活动,深化教育的主题。他利用空余时间,认真研究学生群体的特点,及时总结辅导员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不断努力下。2014年初,他获得了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易班校园文化活动与医学生反思式养成教育的融合研究》,现已经基本结题。

除了辅导员的工作,他还承担了整个医学院学生园区管理、易班建设、安全稳定等专项工作,指导学生楼委会、易班发展中心、笛子社团等工作。仅仅在易班建设上,他基于“贴近学生、方便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主导开发了“基于易班的勤工助学管理系统”、“基于易班的生活园区管理系统”、“基于易班的社会实践课题申报管理系统”、“基于易班的火车票预定登记系统”等4项基于易班的特色服务应用,为学生提供切实的服务,不但满足了学生实际需求,而且增加了勤工助学岗位,凸显帮困助学的教育理念。为了进一步扩大易班影响,他还主导设立了易班的微信订阅号“易爱医”,开设了“易头条”、“易学业”、“易活动”、“易生活”、“易校园”、“易专题”、“易文摘”等板块,以深入的独家专栏、迅捷的学术信息,实用的考试资讯,帮助医学生医学的成长之路上更加顺利和更加充实。今年10月,他转岗至学生事务科,在承担原先工作的基础上,还承担了所有医学院7000名本科、研究生的奖助学金评定、帮困资助审核等各项工作。在辅导员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