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同志为人热情、开朗、善解人意、 非常热爱学生工作,喜欢与学生交流,在工作期间曾多次被学生评为心目中的好老师。
自1995年至今,张静同志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按照学校“教学是中心,育人是根本”的宗旨先后成功完成了我校多批学生的后期培养和管理工作,并成为我校担任学生管理工作时间最长的学生辅导员之一,为我校的医学生后期培养工作做出了努力。
在工作中,她根据后期医学生较成熟、渴望把自己当成人看待的特点,始终以“耐心、热心、细心、信心、宽容心”来与学生交流、沟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经常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们谈心、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由于她自己是曾经临床医生,了解临床学习的特点,所以学生愿意与她交流。根据不同时期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工作计划,协助系部做好入院前教育、实习分组、实习前教育及各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针对医学生远离大学校园,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单一的情况,结合现代医学生的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她提出并组建了临床第一支学生社团:医学人文社团和医学学术社团,反响极为热烈。她还提出了“朋辈”的学生培养模式,提出关于临床技能、思维等的培养不仅立足于师生关系,还要充分利用各年级学生间交流平台,由学长来指导学弟学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心理素质差、网络上瘾的重点学生,还发动学生干部做好“一对一”结对子工作,定期与他们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并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在接触的点点滴滴中,告诉学生如何协调与临床带教老师、护士、护工、病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考试、实习、就业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思想、有能力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此外她还鼓励学生参加并组织各项学术活动,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上海市“唯爱天使”科普论文大赛、医学院“学术节”、医院 “青稞节”等活动,并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素质,张静同志定期举办各项学术、人文讲座。与此同时,她还重视对外交流,积极鼓励学生赴香港、日本、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地学习交流。在所有学生关心的毕业分配上,她全身心投入。开展就业前指导工作,积极为学生提供信息,并努力为学生做好推荐工作。她所带的年级就业率始终位于学校的榜首,基本上每年学生就业率更是达到100%,在全校毕业生文明离校稳定工作中,她又多次受到好评。同时,她的很多学生现已远赴美国、德国等知名医学学府继续深造。
生活上她特别关心贫困学生,不仅在学生与领导之间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自己也资助贫困生。因资助一名边远地区困难学生上高中被上海市医务工会授予“上海市医务职工精神文明十佳好事”荣誉称号。
张静同志在工作中经常总结,将自己在学生干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运用在临床医学生辅导员的工作中。她还积极参加“高校辅导员心理培训”的课程以充实自己。她注重和擅长从学生群体中发现和培养学生干部,并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这正是她学生工作的成功之处。今年4月,她的论文《医学素质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思考与探索》已发表在《医学信息》 杂志上。2012年12月她撰写的论文《教学医院学生党支部党建机制探讨》被评为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分会医院文化与医院党建工作创新论文优秀奖。2010年她荣获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授予的优秀学生工作者称号。2008年她荣获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此外,她不仅从理论上教育学生,还很重视学生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和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人文、社会实践等活动。如:结合时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学生活动,开展“情牵奥运、心系灾区”——学生党支部黄丝带行动,“和谐新农村”——上海南汇健康促进服务行动,“抗震救灾”――积极捐款活动,上交特殊党费、陪灾区儿童过“六一”节,“讲述你的生命、绽放最美的人生”——肿瘤病房探访活动等,这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也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撇一捺一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她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也是这样鼓励自己的。长期以来,张静同志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近二十年,兢兢业业、不断进取,在我院的学生培养和管理工作中任劳任怨,为我院临床医学生的后期培养工作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如今,当年张静同志已是桃李满天下,其细心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的白衣天使们已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及世界各地!未来,她也将会带领着我校医学院临床二系的医学生走向下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