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第二届唯爱·唯德“优秀资助育人工作者”提名奖--北医李保芹

> 白衣天使故事 > 资助育人

2017-3-31 10:39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李保芹老师在工作中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贫困学生入学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政策精神,做学生的“知心姐姐”,将困难生的资助工作形成奖助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特殊困难补助相结合,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相结合,国家资助、学校资助和个人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业和生活,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学生送去了温暖和帮助。

一、做好资助宣传工作,使资助政策深入人心。李老师有效利用学生干部群体、微信、网络平台、公共邮箱和电话等方式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及具体资助情况,确保每位同学了解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知道评审工作的步骤和方法,遇到同学们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耐心讲解,不急不躁,使同学们明白自己享有的权力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规范管理,完善机构和制度。以学生填写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经济情况调查表》和当地的民政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为依据,经过层层认定,确认学生困难程度,建立数据库。学院成立“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领导、监督和检查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工作过程完全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责任到人,机构健全,组织严密。

  三、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落实资助政策。李老师作为学院资助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在助学金资助方面,一直秉承做到对困难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和分配;在勤工助学工作方面根据医学生临床学习任务重,年级之间差异明显的特点,采取分年级管理。如高年级已经进入住院医师培养阶段,时间紧,工作强度大,补贴多,经济压力较小,所以勤工助学工作更多的安排低年级同学去做,主要从事学生助理、图书馆工作、科室问卷调查等,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可以增加与医院相关科室和老师的接触机会,从而更好地融入医院环境。

  四、调动医院相关资源,拓宽资助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后顾之忧。郭应禄泌尿外科助学金创立于1998年,当时郭应禄院士偶然听说有同学因为家庭困难而买不起回家的火车票时,当即表示要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这些寒门学子。至今每年都在发放,金额也在增加,受助学生达几百人。这项意义深远的助学活动在学生办公室的积极组织和郭应禄院士的大力支持下,为一届又一届的同学送去了医院关爱与温暖。当学生患严重疾病或家庭受灾的时候,李老师都会积极与各个部门沟通,如学校资助中心、医院党委和郭应禄泌尿外科助学金等,为学生争取更多援助,使学生度过难关。

五、开展自立自强和感恩教育,帮助困难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经济困难和环境等因素,很容易产生自卑、思想负担重,甚至是心理问题,因此,在提供各类资助的同时,李老师尤其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如开展“入院导航”活动,暨高年级困难学生向即将进入医院的新生介绍临床阶段学习生活,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时间,使困难学生自己的价值感得到体现。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必要的,李老师组织困难学生开展“爱心守护”活动,为打工子弟学校送温暖,在能力范围内帮助那些比自己还要困难的打工子弟小学的孩子们,感恩回报社会。

多年的资助工作,李保芹老师在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指导,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工作之余,及时认真总结工作,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积极参与学校学院资助相关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