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第二届唯爱·唯德“优秀资助育人工作者”--复旦严钰锋

> 白衣天使故事 > 资助育人

2017-3-31 10:37

 

 

基础医学院严钰锋老师,现为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高级讲师,同时担任中心的支部书记。

他曾先后两次担任辅导员,第一次是在2008年至2010年,担任06级临床五年制2班辅导员,现在又是15级临床八年制1班辅导员。2009年,他获得复旦大学“辅导员工作风采奖”和中国卫生思想政治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评选的全国卫生系统“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2010年至2014年担任临床八年制本科生导师,2014年获得基础医学院优秀导师称号。2015年至今,担任15级临床八年制1班兼职辅导员,获得复旦大学2015年度本(专)科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在带班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钰锋老师之前所带06级临床五年制2班贫困学生超过班级总人数的一半;现在所带的15级临床八年制1班,贫困学生入库认定的有10人,还有几个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入库但家庭经济也非常困难,这部分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心和帮助对整个班级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在以前的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新生中的贫困学生有不同的问题,因此,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他除了做好常规的绿色通道物资、助学金等发放这些资助工作之外,在贫困学生资助和帮助工作方面结合自身条件,主要着重做了以下一些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正确的人生观引导:

很大一部分贫困家庭的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胆怯、自卑、不善交流等负面因素。尤其从贫困地区来到上海这样的国际化都市,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方式突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作为刚刚成年甚至尚未成年的大一新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还在形成过程中,这些都使得他们有很多困惑和迷茫。反应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有很多的问题找不到答案。

作为教师,严钰锋老师除了教授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相关课程之外,还参与了诸如《医学与人文》、《批判性思维》、《医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医学生有较深的了解和良好的互动。因此在作为辅导员带班近一年的工作中,他能够广泛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在各种途径的接触和交流中,学生们认为他阅历比较丰富,思路比较清晰,因此针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都比较愿意听取他的观点和建议。

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贫困学生他比较注重培养他们正确面对暂时的经济困难的能力,对于他们将来的学业规划、工作方向、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等最关心最困惑的问题,从宏观的战略层面和具体的技术层面给予较详尽的指导,比如对将来的收入到底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平,医患关系到底恶化到怎样的程度,不同学习阶段应该如何分配精力,上课临床科研如何结合和衔接等问题,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阅历、本班导师的实例等比较具体而可信的回答,引导他们打消各种顾虑,逐渐变得更加自信自强,坚定专业信念,看到美好的前景。

二、和家长密切联系,多方位掌握信息,更好地关心帮助:

相比其他同学,贫困家庭的学生,受家庭情况的影响可能更大。父母的健康、多子女家庭的负担等客观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心理、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有些同学就是因为家长体弱多病才立志学医的,但是又担心长学制对家庭造成过多的经济负担。面对这样的同学,严钰锋老师会通过各种渠道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的具体困难,就他能力范围内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包括给予比较专业的医疗咨询和建议,提供相对廉价而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因为信息缺乏而造成经济损失等。有一位家长就差点去了不正规的医院被他劝阻并推荐了合适的医院就诊。                                                                

除了利用电话、网络等手段和家长联络,他还利用各种机会家访,比如去年他去广东进行招生宣传的时候,就顺道去了一位同学家中,意外了解到这位同学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母亲长期生病没有工作,父亲在一个贫困县的中学做政治老师,还要负担几位祖辈的生活,但由于家长过于好强,不愿申请任何资助,担心学生由于受到资助而被人看不起。严钰锋老师向家长介绍了国家和复旦大学的资助政策,并详细介绍了目前板上接受资助的同学的情况,通过一番长谈做通了家长工作,准备在下一学年申请入库。回来后,他又专门找这位同学谈心,引导他打消顾虑,正确面对。

  三、通过多种途径,争取资源,给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

贫困生的贫困程度也不尽相同,班里最困难的同学家庭人均月收入仅100元,而且家里上有生病的老人,下有两个上大学的女儿需要负担,父母都没有工作,母亲长期生病,全家近十口人仅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入学前父亲还出了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所以光靠助学金和助学贷款还是很难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对于这样的同学,严钰锋老师利用各种机会,给他们提供获得更多资助的渠道。比如大力宣传勤助中心光华公司等部门的资源,通过自己的人脉渠道给他们介绍家教、翻译、配音等勤工俭学的工作机会。

目前严钰锋老师正在和基础医学院相关部门和领导联系,希望利用他任教的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设置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不但能够帮助本班的贫困学生,以后还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这一计划已经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有望在下学期落实执行,并能够成为一种长效机制,惠及更多的学生。

以后,他还考虑寻找合适的机会,吸引个人捐助、教工党支部活动等社会资金和慈善资金来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四、利用一切可获得资源,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问题

严钰锋老师首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从细微处着手,关心帮助贫困同学,比如所有需要打印复印提交给他的文件都只需要提交电子版本,需要跨校区办事的能够代办的尽量由他代为办理,有些资助物资发放过程中的搬运他会提供交通工具,个别同学遇到突发事件比如财物丢失等,他也会给予个人的资助。

家庭贫困学生由于受家庭和地区经济条件限制,在计算机、英语口语、艺术、体育等一些综合素养方面略显薄弱。针对这一问题,他鼓励他们通过选修或旁听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相关能力。同时在班级内部倡导互助合作,建立学习小组,结对子共同进步等多种活动,一来可以在班级内部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二来可以切实促进不同学生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另外能够促进贫困学生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额外还能通过以贫困学生的强项帮助其他同学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积极性。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各个年级的同学都有不少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保持着联系。这些高年级同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他邀请了一些家庭贫困但学业优秀的高年级同学现身说法,利用座谈,微信群等各种方式,对本班的贫困同学在多方位进行指引,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还是办事流程、事务性工作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答疑解惑作用。

另外他充分发动教师、导师、临床医生等力量,为贫困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比如附属医院的医生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疾病方面的问题,临床的导师也经常在各种场合给贫困同学介绍以后成为医生后的美好生活和之前所必须经历的辛苦努力,帮助他们坚定信念,增强自信。

    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年新生班级资助工作的总结和回顾,严钰锋老师积累了不少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更多可以尝试和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