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沈市长、翁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道:
大家好!我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基地的住院医师练晶晶。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我们第一批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一年来的培训体会及感受。感谢大家把优秀住院医师的荣誉称号授予 我,我想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培养,没有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没有同事间的互助和友爱,就没有我们的成长,在此,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 谢!
曾经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医学生,我们踌躇满志、摩拳擦掌,正当我们奔赴各大医院招聘会时,我们被告知需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再次选择工作 单位,当时我们有怨言、有不理解,有悲观消极的情绪,甚至认为我们已经经过研究生阶段实习再去轮转实在是多此一举。于是带着诸多的不满进入了基地培训,但 是如今一年的培训经历已经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参加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受到了政府领导以及老师们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塔高根于基”,住院医师的阶段是我们知识向能力转变、理论和实践融合的阶段,是全新的角色转换。初进临床时,自认为理论知识还算扎实,但是碰到纷繁复杂 的切实临床问题时却茫然无措,深为自己的实践经验匮乏而苦恼,甚至恨不得自己能在一夜之间成为能独挡一面的精英。但是医学是严谨、实践的艺术,我们的重要 任务就是在工作中成长,成长过程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不断积累和磨练。而系统化、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石,为我 们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和成长环境。
现在我们都在很好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市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医院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保障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医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 会和氛围。拿中山医院来说,严格的出科考制度让我们在每个科轮转期间都不放松学习,每一次的理论上机考试是我们对各科理论知识掌握的巩固,而由各科主任亲 自主持的临床病例分析考试使我们更重视对自己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医院还特地为住院医师举办了为期一年的讲座,填补我们在病理科、肿瘤科等学科的知识空 白。内科教研室每月定期举办一次病例讨论,由住院医师自己寻找病例、组织讨论,最后由专科老师点评,开阔了我们的临床思路,提高临床诊治能力。内科读书报 告会上每位住院医师通过查找大量文献、撰写综述、制作PPT,就自己在临床学习研究中的感兴趣话题作了汇报,经过各科专家教授认真点评、鼓励,大家都获益 匪浅。最需要一提的是我们每进一个科室都有一对一的带教老师负责我们,他们在繁忙的工作期间对我们耐心指导,定期开展教学查房,向我们毫无保留的传授知识 经验让我们的临床能力有效提高。同时,他们用言传身教、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教给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作为一个以呵护生命为天职,承载着社会道德极厚重部分的职业,要求我们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对病人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感。责 任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作为住院医师,我们处于救治病人的最前线,必须处处承担起这份责任。其实我们在用心对待病人的过程中,收获的是病人的信任。即 使我们还很年轻,甚至不自信,但是在病人眼里,我们就是可以医治他们疾病、给他们带来健康希望的医生。
住院医师除了具备责任感、同情心、沟通能力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四勤:首先是脑勤:就是在临床过程中无论是自己处理病人、查房、参加病例讨论以及 听学术讲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认真思考,勤做笔记,结合临床实践查阅相关文献,不断总结巩固,积累自己的知识经验。其次是嘴勤:遇有疑问要及时虚心向上级 医师、同事、护士、甚至病人请教,不要认为医生就比护士、医技人员优越,大家只是各司其职而已。不要不懂装懂,过于自信,盲目自作主张。第三个是手勤:以 我们内科基地为例,轮转期间我们要掌握各种内科操作技术,从血气分析到骨穿、腰穿等都是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的。大家都知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以及熟能 生巧的道理。那么同样,只有多争取操作机会,多做多练才能提高操作能力。最后就是要腿勤:陪危重病人或者特殊检查病人做检查、请放射科医师读片,甚至自己 送检查、取报告。经常带病人去做一些特殊检查,比如造影、介入穿刺等,这样可以从那些操作医生那里学到额外的知识,点滴的付出都在为我们的成长之路铺砖添 瓦。我们医院有一著名老教授,已经70、80岁高龄,曾经有段时间有幸跟从他看门诊,他每次看门诊期间如果遇到与临床不太符合的影像学片子,都会亲自拿着 片子从15楼下到2楼去咨询放射科医师,去请他们读片。这样的资深老教授都可以如此谦虚、好学,我们作为年轻的住院医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我想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为此投入十足的热情,从基础做起,经过不懈的努力、多年的临床积累和磨练,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最后要感谢唯爱天使基金对我们的资助,对于我个人来说,对“唯爱”有更深的感情和感恩,2007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在中山医院读研的三年我一直受唯爱天使 基金的资助,我会一直带着“唯爱”的这份关爱,继续努力,回报社会。唯有爱让世界更美好,让我们都怀着感恩、奉献的心生活,让爱延续、让爱传递。祝愿大家 忙并快乐着!
谢谢!
2011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