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07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李发红,来自华山医院感染科,目前在临床轮转学习。
7年前,我从重庆到上海求学,我的家庭并不宽裕。第一次听到“唯爱天使”这个名字,我觉得非常亲切,知道她不仅是一个帮助家庭贫寒的医学生的基金会,更是传递着爱的大家庭。我很幸运能成为唯爱天使中的一份子,我更幸运能够认识我们的杜老师,认识众多志同道合的医学同伴。
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很难预测。在我小时候、甚至初中、高中时,我并没有想过我会成为一名医生。我想读中文系或者数学系、甚至哲学系也可以。可是,命运就是这样默默地安排着,我踏上了医学这条漫长、艰辛但内心荣光的道路。我身上穿的白大褂,不是量身定做,却是分量十足。它意味着辛苦、压力和奉献。
初来复旦,我曾经很迷茫。我似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应该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该怎样度过大学里弥足珍贵的每一天,该如何去平衡学习、生活、社团、志愿者以及各种兴趣爱好。从邯郸到枫林,我也从困惑、迷茫到沉着、清晰。在我们小而精致的上医,在它浓郁的学术氛围里我慢慢沉淀下来,渐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医学的课本堆得越来越高,所记的内容越来越多;学习的深度越来越难;所以,我可以迷茫的时间越来越少。我经历了每一个医学生都要经历的考试,也和大家一样到通宵教室复习过各门课程。除了关注学业,我也参加过很多志愿者活动,比如曾经负责中山医院急诊志愿者活动,曾到阳光之家、敬老院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让我了解到付出往往比获得更使人快乐。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我在学校学习或者临床实习时常想,待我独立行医时,我的临床判断会影响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所以我需要严谨、踏实、用心。我清楚地知道:走出学校的大门以后,我应该成为怎样的自己,我想那是一个能服务好患者、无愧于我的职业的医务工作者。
大学里,学习生活忙碌,和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不多,我非常感谢唯爱天使基金会的老师们,尤其是杜老师,能这样经常关注着我们、关心我们,她既是我们的长辈,又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我还记得很清楚,今年六月份的一天下午,杜老师打电话询问我的学习情况、现在在哪个医院,选了什么科室,选了哪位导师。我真的是觉得好感动。杜老师还在电话里鼓励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她说到咱们唯爱天使的一名学长,他拒绝了化妆品公司高薪优越的待遇,毅然选择留在医院做一名皮肤科医生。我非常钦佩这位学长,我想他的选择也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这是我们感恩回报的一种方式。
中国的医疗环境复杂,前段时间的风波,我想很多人心里都难以平复,特别对于医务人员、医学生而言,心情尤其复杂。我在努力保持着自己的冷静和理智。我现在在医院轮转,大多数病人和家属对医生都是尊重、信任的。我们需要做好我们自己。所以,我相信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有些态度坚持一分钟,就只是一个想法;坚持一阵子,可能就是信念;如果坚持一辈子,那可能就成为了信仰。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
医生的宗旨是服务人群,尽力除患者病痛。所以在哪里行医不是重点。留在最好的医院,学最最精湛的技术,累积最丰富的经验,做一个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这是很多医生的奋斗历程。有些医生愿意到医疗条件落后些的地方,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那里的医疗水平,为当地民众创建起一道健康保护墙。而我的当前任务,就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在临床学习临床知识,提高能力,服务好我的每位患者。待到学成时,再听从祖国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医生,医天下苍生;天使,当一视同仁。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加油吧,心怀梦想的每一位,咱们结伴而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