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0李发红在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表彰大会上发言

> 白衣天使故事 > 受助学生代表发言

2017-9-20 9:5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爱心人士,各位同仁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住院医生李发红,今年7月份完成了为期两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非常荣幸能获得“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的荣誉称号,更荣幸能在此和大家分享我在规培期间的一些感悟。

2015年我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有幸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内科基地,接受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说,规培是我从一名医学生到成为一名真正医生的历练和蜕变。

我想几乎每个医学生的感受都一样,当我们兴奋地迎来毕业那一刻,手捧着沉甸甸的毕业证书、学历证书,陪伴多年的老师们向我们挥手、祝福:愿你们前程似锦、不忘初心,那时,我们并不像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那样,头顶着复旦灿烂的光环,奔赴外面的大千世界大施拳脚、干一番风生水起的事业。我们绝大多数医学生选择了继续规培,因为这是从一名医学生走向医生的必经之路。

每个人有不同的“走路”方式,“走路”的态度,“走路”的心情,而过去这两年,一路走来,我认为我受益无穷。

这两年来我们投身临床,接诊过成百上千个患者,有过病人痊愈、皆大欢喜的快乐,也经历过全力以赴却无力回天的悲伤。我们如此近距离接触生命,以致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更理解生命、热爱生命,因而更加珍惜生命。当我们健康的时候,我们从不觉生命是多么难得和可贵。也许就像空气围绕在我们周围,我们不觉其存在。然后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却可能痛苦地煎熬着,连一个顺畅的呼吸都是奢侈。轮转期间,给我第一次心灵震动的是我在呼吸科遇见的一位病人。他是个29岁的男性青年患者,因为咳嗽2周,伴轻度的呼吸困难收住入院。入院检查发现肺部有阴影,开始时医生和家人都想这可能是因工作劳累而致的肺炎,这在很多年轻的上班族中常见,于是暂时先给予针对肺炎的抗感染治疗。但是,抗感染治疗了几日,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非但没减轻,反而加重。复查肺部CT,令人震惊的是患者肺部的病灶范围较前几日明显扩大,两肺被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病灶浸润,我们都有种不好的预感。很快病人呼吸困难加重,肺部CT显示病灶已经侵犯了气管周围的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已经快要把气管压瘪了!所以他才那般难受,吃力地呼吸着每一口空气。现代医疗技术非常迅速和确定的诊断,他所患的不单纯是肺炎,而是进展非常迅猛的恶性肿瘤。一二十天前,他还是个上班时努力工作、闲暇时和朋友去踢球,饭后挽着怀孕八个月的妻子散步、沉醉在即将成为一名父亲的喜悦中的壮小伙,他此刻却被疾病无情被宣告了死刑。

我们只能将这个谁也不愿接受的事实告诉了他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他五十多岁的母亲瞬间瘫软在他父亲身上,他的父亲也强忍着悲痛的情绪,面部肌肉却难忍的抽动着。虽然针对肿瘤的化疗上了,但是仍没能阻挡疾病进展的脚步,很快他上了呼吸机,他呼吸也越来越费力,一晚上不能躺平,佝偻着背,脸部涨的通红。他怀孕八个月的妻子,守在他的病床,一直鼓励着他坚持下去,配合治疗,一起迎接新生命。从起病后短短一个月,在我值班的一天晚上,他再也没有力气呼吸了,他松开了他心爱的妻子的手,再没有了喜悦,也没有了痛苦,只是留给了他的父母,他的爱人,他的未出生的孩子,无尽的、不能承受的痛。那一晚,我曾全力的抢救病人、也曾无力地向他的家人宣告他生命的结束,我曾听到过最撕心裂肺的哭声,也看到了最真实残酷的现实。我当时情绪震动,向我的老师讲诉,他对我说:这是你成为一个医生的必经之路。生命无常,生死一线,面对生命,我们要认真对待,丝毫不能懈怠;而医生也总会面对死亡,这也是一个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

所以,做一名医生是一件非常挑战的事情。当你选择穿上那一件白色的工作衣,你便选择了任何时候无条件全力捍卫别人的生命,选择可能去目睹人世间最痛苦的生离死别,选择了为捍卫生命担负起的责任。想想刚毕业那天,我们也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青春、怀揣着美好梦想的青年,正是从规培那一刻起,我们经受着和其他行业完全不同的历练。这不仅是医疗技术上的学习和积累,更是让我们对生命有着和常人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正如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懂得生的可贵,生的脆弱,所以才尽力去维护生命,所以才恨不得告诉身边每一个人,请爱惜你的健康,请不要拼命的加班,请不要随意的解决一顿晚饭,请不要让自己劳累到肺炎,也不要让自己年纪轻轻,就落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一身的病患。如果让全民都更重视自己的健康,我想这是中国医疗进展的一大步。所以,我也加入了卫计委和唯爱天使基金联合主办的科普月月讲活动,通过科普,把大家健康的观念树立起来,这是一项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

和大家一样,我也曾问自己,医生很辛苦,肩负很强的责任,也有很多的压力,为什么大家都还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轮转期间,几乎每个月我们换一个科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科室教授们、老师们的精湛医术、仁心慈爱。他们为病人殚精竭虑,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又一次和自己的家人、孩子失约而来到病人身边,直至他们看到病人的生命体征平稳,能吃能排,能说能笑,他们便才满意的、安心的离开。他们并不需要别人称赞的高尚,几十年下来,“把病人生命放在第一位”已经融为他们的本能。通过,这两年的轮转学习,我得到众多仁心仁术的老师们的熏陶,感受到一个医者的无限魅力。因为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最美好、最无价的珍宝,所以,哪怕我们曾付出多少辛劳,当我们回头看看自己的过去,发现自己曾为这世界点亮过些许生命之灯,照亮一些人,照亮许多家庭,我们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和延续已尽我全力。这便是我认为一个医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此,我也要非常感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唯爱天使基金,从我2007年入学开始,她也于那年诞生,十年匆匆,没想到到今日,唯爱天使基金却依然在我身边,给我支持和鼓励。十年来,她也像一盏灯,点燃无数医学学子的医学梦想,在此,我要再次向你们表达我最真诚的谢意!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我想再次献给我们所有的医学同仁;

而还有一句话,我想献给所有在场和不在场的朋友,那便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201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