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医院06级全科学员——王家娟

> 白衣天使故事 > 全科医师

2008-9-30 18:05

 

 

 

  我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我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全科学员。朴实的说,我们之所以选择来上海接受三年的规范化培训,为的是能坚持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做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我们很幸运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也很幸运地在新华医院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

  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轮转了许多科室,每位老师都给 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在每个科室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是每位老师的独特风格却让我永难忘怀。他们有的认真严肃,有的和蔼可亲,有的雷厉风行,有的细致 入微,每位老师的带教都让我受益匪浅。记得我第一个轮转的科室是呼吸内科。也许是有些畏惧陌生的环境,也许是对自己的临床基础不够自信,刚开始时我做什么 事情都缩手缩脚。幸而我的带教老师蔡蓉医生没有因此而责备我,而是鼓励我积极地参与每一次操作,多动手,多将理论联系实际,遇事才能从容应对。到了心内科,我已逐渐克服内心的紧张和胆怯,能主动地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带教我的汤晓黎老师特别亲切随和,除了教给我许多医学知识,还告诉我她读书时的 心得体会,我对她除了尊敬以外,更多的是一种依恋,觉得在陌生的环境里,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直到现在,我一见她就特别的开心和兴奋。我在消化内科的带教 老师是汪余勤医生,用“百科全书”来形容他最为贴切。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随我问到哪里,他都能准确地翻到那一页。他从来不让我死记硬背疾病的临床表现,而 是要我去理解,基于怎样的解剖、生理、病理才会出现这样的表现,让我恍然大悟的同时,也学会用牢固的链子去贯穿每一个知识点。张敏红老师是一位思路特别严 谨的老师,每一个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她都很详细的分析给我听,比如消化道出血如何去鉴别诊断,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包括哪些疾病,下消化道出血包括哪些,怎 样明确诊断,再怎样处理,遇到胃肠镜都不能明确病灶的情况时,该考虑到哪些可能,在等待各项检查结果的同时,如何去判断出血的轻重缓急,并做相应的处理。 诸如此类的临床分析还有很多,对培养我建立清晰严谨的临床思路给予了很大帮助。

  有一位老师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她不会对我说太多华 丽的语言,也不会跟我讲如何行医的大道理,但是她的一言一行都能让我感受到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真谛,她就是妇产科的汤蕴绮老师。她的平易近 人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她的爱护有加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她的每一个操作让我感悟到为师为医的严谨,她的每一次讲解让我折服于她清晰的思 路和表达。她教我各种妇科炎症的特殊表现和治疗注意事项,手把手的教我每一个妇科检查操作;她给我总结妇科疾病的特殊表现;告诉我哪些妇科肿瘤可以随访, 每种肿瘤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嘱咐我遇到急腹症的病人如何分析,怎样建立全局观念。她还教会我换药、消毒和伤口引流,如果她在换药的时候看到有毛毛头的 引流纱条会很生气,告诉我引流纱条应该做成光滑的,否则毛毛头会留在伤口内。我特别喜欢那个时候的她,很可爱,很真诚,又有点无奈的样子。短短两周的妇科 门诊实践,她总是尽可能多地教我,刻意安排我观看各种操作和门诊手术。当我对她充满感激和尊敬时,她只是淡然地说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从她的身上,我体会 到一名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可以长久地感动和鼓舞她的学生。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和汤老师一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这里我还不得不提起干部保健科。可能是我们在这里 轮转的时间比其他科室都要长,所以老师们总把我们当作自家人。每批同学出科时,潘志红主任总要反复叮嘱说:“干保科就像是你们的娘家,不管轮转到哪里,都 别忘了经常回来看看。工作和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们解决。”负责教学的潘永渝主任更是花了许多心思给我们“开小灶”,安排各种形式的小讲课,有 病例讨论,有角色扮演,有情景模拟。她每月都让我们总结学了什么,想学什么,总是尽可能地为我们的学习考虑周全。她告诉我们说:“我希望你们学到的是知 识,是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而不是简单地差使你们开化验单,打出院小结。”过年的时候,科室邀请同学一起吃年夜饭,全班都特别感激老师们给了我们家的 感觉,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在过去的一年中,许许多多的老师,带教我的或带教其他同学的,都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关怀。他们朴实无华,积极进取。因为拥有着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才更加安心地执着于全科理想的追求,努力做好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开拓者。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