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第一届全科医师“基层服务卓越奖”--长宁江苏陈建

> 白衣天使故事 > 全科医师

2015-1-4 17:49

 

 

 

陈建,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家庭医生,服务着江苏街道长新居委会两千多户居民,同时承担着中心家庭病床管理工作。他一直用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要求自己,坚守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行医准则,坚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得到了病人和居民的高度认可,而今,他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社区的“荣誉居民”。

一、自我加压,不断提升能力

六年前,陈建来到社区这片热土,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他始终不忘提升自己。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他以消除病人疾病痛苦为己任,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坚持将学习心得与具体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为病人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    

2004~2008年陈建参加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班,这更奠定了他对于全科服务的理念。2013年,陈建因出色的工作表现,作为长宁区家庭医生代表被推荐赴荷兰学习家庭医生制度。2014年陈建成功入选并参加上海市第二批优秀青年医师培训计划。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陈建的知识面拓宽了,更系统地掌握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目前家庭医生制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在社区,他不断深入了解居民的需求,以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提供健康评估、健康教育等各项服务。

二、服务社区,认真履行职责

虽然社区家庭医生的岗位很平凡,但是陈建觉得作为一名医生就应该甘于平凡,并且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给最需要的人。通过耐心诊疗,给社区居民带去健康。陈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进步着。他很珍惜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培养,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以身作则,用自己坚守的行医准则去影响每一位同事,他的万村团队,也是一个为病人所信赖的和谐的团队,一直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回报社会。 

家庭医生每周有固定的门诊时间,以方便前来就诊的社区居民及预约的病人。一次,一位签约病人(高血压病人)下肢浮肿,来到了陈医生这里,陈医生通过仔细地询问病史,通过平时积累的相关知识和经验,陈医生为病人进行了高血压药物的调整。他告诉病人,“考虑是高血压药物的副作用。”病人将信将疑地配好了药,准备回家,还说:“二级医院都住过,查都查不出问题,换个药就有用啊?!”

大约一周后,此病人如约而至,可是她今天不是来看病的,而是来感谢陈医生的。一周的药用下来,病人症状明显好转,病人感慨花了许多冤枉钱,如果早点找到我们的家庭医生陈医生就好了啊!病人要送锦旗,他为病人着想而拒绝了,免得“浪费”钱。

陈建工作作风严谨,作为家床组组长,陈建同志认真做好“传、帮、带”。他言传身教、严谨求实、毫无保留,使低年资的医师们,早日成为医疗技术过硬的青年业务骨干。

目前,他签约了近两千名居民,通过不懈努力,各项指标均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也赢得签约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只为病人,坚守工作原则

陈建坚守着医务工作者的原则——“服务病人,不求回报”。本中心对辖区内的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检,陈建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居民,会主动提供上门体检。一次,陈建带领他的助手一起上门,为股骨颈骨折且患有糖尿病的田阿姨进行体检,助手也进行了血标本的采集。当陈医生在对每位居民的体检报告亲自过目时,忽然发现田阿姨的化验单上出现ca199明显升高,回想起一年前田阿姨的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他连午饭也没顾得上吃,立即骑上了助动车直奔田阿姨家。在告知了相关情况之后,田阿姨家属表示愿意听取家庭医生的安排。陈建在联系好华东医院之后,帮田阿姨办理了转诊手续。在华东医院,田阿姨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陈建就是这样,让每一次服务变成一缕缕阳光,汇集成一股暖流,温暖着他们的心。他把用心服务贯穿到工作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为社区的居民提供连续的、优质的健康保障。

古人云:“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不禁为这样的医生而骄傲,向这样的医生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