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第一届全科医师“基层服务卓越奖”提名奖--浦东潍坊黄倩

> 白衣天使故事 > 全科医师

2015-1-4 17:41

 

 

 

   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黄倩。2008年毕业于全国重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全日制本科,经过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中山医院三年的大内科病房及儿、妇、外科门诊及急诊轮转期间,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内科各种常见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并能够熟练准确处理内科各种急症、危重症;熟悉外科、儿科、妇产科及五官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基本处理常规,并能够及时准确转诊。 

    2011年进入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她在病房和全科团队轮转期间,将“六位一体”及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全科理念及工作模式较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工作之余努力提高了全科医学专业知识、专业英语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够积极主动地阅读国内外医学文献,学习科研基础知识及技能。在我中心的三年工作中,参与了上海市标准化项目《潍坊社区老年护理服务标准化试点》、《上海市老年护理院服务管理规范》的编写制定,编写了2012-2013全科医学学科发展报告的相关章节,是上海市级课题《社区2型糖尿病电子化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价》的主要承担者并参与了其他多项课题研究,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并于今年被我中心推荐为浦东新区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人选,参与《Color atlas of family medicine》一书相关章节的翻译。同时个人向社区优秀带教老师的方向不断努力,积极参与了中国医师卫生协会的全国健康授课工作,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3年黄倩医生被我中心院推荐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家庭医学系学习了两周,回来后对全科医生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改进。她觉得全科医生的职责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单纯的看病,更是维系一个家庭从出身到死亡的健康相守。

    目前,黄倩医生在全科团队从事家庭签约服务,每天8点开门的诊室门口,就已经有一堆 “粉丝”等候着,目前黄医生已有近1500位签约居民,正是因为她铭记师训,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她常说在中山医院心内科学习的时候曾经聆听过一代名医陈灏珠的教诲: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所以“视、触、叩、听”是她长期坚持的诊疗习惯,即使在社区,在她的口袋里总是装着小电筒、棉签、听诊器和手表,就是对待只是来配药的患者,她的嘴里会不厌其烦地叮咛高血压患者要吃的淡,要随访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多少,多久没验过了,要控制饮食、多运动;冠心病病人要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大便通畅等等。

    潍坊小区的居民明显的老龄化,大爷大妈的记性都不太好,同样一件事要问好几遍,但她都总是笑眯眯的不厌其烦。有一次一位患高血压的老奶奶来量血压,140/78对于80多岁的老人来说算不错了,可她因为这个血压好不好的问题来回跑了3趟,黄医生在肯定老奶奶血压控制不错的情况下,提醒她要坚持服药,同时和她交谈知道了她的子女都在国外,最近有个亲戚脑淤血去世了,得知这一情况后黄医生把自己的手机号都留给老奶奶,告诉她随时有问题都可以找她,同时把心理科的张医生介绍给她进行心理疏导,这事让老奶奶相当感动,后来也成为了黄医生的“死粉”。还有一个离休的家床病人,家里人都是知识分子,要求比较高,当一次接手该病人时,这家人相当的不满意,觉得黄医生太年轻,缺少临床经验,要求换医生,后来去过几次后,家人被她的细心、专心和耐心所感染,黄医生知道她们一家四口两代人都有慢性病,每次去都统一量血压,同时解决每个人的相关问题,碰到最新的一些治疗理念,还回去请教中山医院的老师再通过电话或信息反馈给他们,现在他们一家都是黄医生的粉丝,每周都盼着她的到来。在病房工作的两年中黄医生也收获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拿到了多面表彰锦旗。虽然这只是一件一件小事,但通过这些点点滴滴,可以看出黄医生真的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凝聚于心,为保护患者健康、守护社区卫生安全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社区全科团队的工作很琐碎,除了给病人看病配药,还要建健康档案,管理多种慢性病,进行健康教育等等,日常诊疗工作之余,还有大量的电脑文书工作以及电话或者上门随访的工作,黄医生都一丝不苟的去完成。她的白大褂上有个标记,她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于是她总是尽可能早上班,努力配合好团队长,为团队的发展进步尽心尽力,对于医院领导分配的任务也都能圆满完成,并能积极参加比赛为集体争荣誉。

   她自我要求很高,一有空就充电,但对于个人荣誉和个人得失她却看的很淡,她常说得到居民的信任与肯定,就是她工作的成就感。学西医出身的她也坚信“中医上治未病”的理念,所以她会不厌其烦的教育病人,给病人讲解很多健康理念,她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身心健康,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好让疾病远离生活。这才是她选择全科医生这一职业的初衷。她的工作就这么周而复始的琐碎的忙碌着,但一点一滴都渗透着她的梦想,她是一名合格的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