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南医生于2011年完成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在金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已近三年,在这三年里,她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 为宗旨做好各项工作。
视触叩听,用扎实基本功守护群众
在平常的医疗工作中,她对患者热情、关心,耐心听取病人描述病情,细致诊查每一位病人,谨慎合理用药,严格执行诊疗操作常规。金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上海西大门,地处偏僻,且硬件设施薄弱,诊治疾病时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最基本的辅助检查,边治疗边观察。有一次夜急诊,一位76岁老人因“腹痛十余天”来就诊,治疗的同时发现患者病情无缓解,中上腹痛加剧,明显压痛,蒋医生建议患者至上级医院进一步就诊,可是无法联系到患者家属,且患者坚决要求签字回家,考虑到患者病情较重,绝对不能让患者回家,于是一方面稳住患者,另一方面联系派出所,在派出所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家属,最后通过120转诊至青浦中山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穿孔,连夜手术,最后平安出院。现蒋医生每次下乡,这位老人都要来量量血压,身体状况还不错,倍感欣慰。
寒冬酷暑,个性化指导服务送上门
她自己作为一名家庭医生,坚持每月至少两次下乡服务,工作内容包括残疾人康复指导、家庭病床管理、90岁以上老人服务及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及健康宣教等等,在慢性病健康管理方面,坚持做到个性化。不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还是逢年过节,只要患者有需要,她必定随叫随到,2012年大年初四晚上,她正在值班,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因服用吗啡出现急性尿潴留,家属来院想请医生上门为其导尿,她马上把医院的事情协调好,立即上门为其留置导尿管,在此之后她坚持按时为其上门更换导尿管,每次上门,患者家属总会激动万分说:“太感谢你了”,“我们社区医生也就只能做这些了”在她心里,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是无能为力,每次上门时,面对躺在床上的晚期肿瘤患者,痛苦不堪,她只是觉得自己能做的太少了,她只能用一些基本的服务和言语让患者在病痛中感到一丝温暖和宽慰。2013年8月,陈东村一位患者因摔伤后致马尾神经损伤,导致尿潴留,他按时上门为这位患者更换导尿管,并细心教其家属如何进行导尿管护理,每次一进门,患者总会很难为情的说:“又要麻烦你了,蒋医生,真的是不好意思”,“没关系,本身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她每次总会这么回答,在蒋医生心里留置导尿管是件很简单的事,可是她所担心的是长期留置导尿管很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而且该位患者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更加容易感染,所以每次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患者一定要做好导尿管护理,每天进行膀胱冲洗,定期化验小便,得到该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而且每次都要塞上门费给她,可她从来不收,于是患者及家属坚持要给她送一面锦旗表示感谢。作为一名社区医生,这样的上门服务真的很多,但是她始终坚持随叫随到,有的患者本不属于她自己所管辖的村,但她也从不推诿。
尽职尽责、做好一名团队长的工作
在社区医生工作中,工作重点其中之一就是团队工作,她担任团队长两年余,在这两年中,她尽职尽责,处理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分配工作,尽力做到公平公正,她所在团队连续两年被中心评选为优秀团队。
在这三年的工作中,她收获了一些荣誉,但是再多的荣誉也比不上得到居民的信任,在这偏远的小镇上,更多面对的是朴实的农民,他们需要医生的服务。
因为她细致、耐心、周到的服务,在团队工作中一些患者家属为她送来锦旗、写表扬信,单位的领导、同事也都夸赞她,每当这个时候,她都觉得不好意思,并且觉得自己也没有做什么,她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医生,扎根基层,细心服务!
2014年12月
我叫蒋燕南,来自湖南,本科就读于宁夏医学院,2008年毕业后直接参加了为期三年的上海市全科医师规划化培训(华山医院基地),培训结束后被分配至青浦区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目前工作已有一年余。
金泽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上海的西大门,地理位置偏僻,刚至医院时,面对着陌生的工作环境,再加上语言交流障碍,难免有点茫然、有点失落,但是接下来就是沉下心、脚踏实地的工作。
社区工作是一种真心实意的服务,所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以利他主义价值观就非常重要。社区工作是有别于二三甲医院,社区硬件设施薄弱,诊治疾病时需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最基本的辅助检查;社区诊疗是以慢性病、常见病为主,接诊病人时一定要以病人为中心,要更全面去关注病人,病情确诊之后,应充分了解病人的需求,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帮助,以使病人能尽可能的维持最佳健康状态;在慢性病管理方面,要做到个体化,同样是高血压患者,可是他们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担忧程度却有所不同,因此对医疗的需求会有所不同,我们不仅要求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达标,最重要的是以患者的长期利益为基础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回首这一年的工作,有过茫然,有过失落,但也有收获。目前我已负责团队长工作,如何做好团队管理工作?如何做好家庭医生工作?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一名优秀的家庭医生不仅要有娴熟的业务技能,更需要强烈的人文情感,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执着的科学的精神。但是今后的工作依然面临众多难题,而且相当一部分居民并不信任家庭医生。来到社区工作一年多,我深深感觉到当地居民健康意识相对较差,甚至一些错误的健康观念在他们心里已根深蒂固,面对这些,我时常有些无奈!那么在今后的道路上,如何改变老百姓的观念,让他们接受家庭医生?如何提高居民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找医生?如何实现双向转诊?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但不管怎么样,核心点就是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目前上海大力发展社区,重视全科医师的培养,但是未来家庭医生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仍需不断探索。作为我自己,我将会尽力而为,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
2012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