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第二届全科医师“基层服务卓越奖”--虹口曲阳李钦辉

> 白衣天使故事 > 全科医师

2016-11-3 17:26

 

 

 

 

他带着一片赤诚,扎根社区医疗;他满怀一腔热情,服务社区居民;他用一份真情,温暖千家万户;他用一份实意,呵护百姓健康。他就是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李钦辉。2008年大学毕业之际,当身边的同学纷纷竞争三甲医院就业之时,李钦辉医生毅然决定投身社区卫生服务,三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使他更加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家庭医生,践行着扎根基层的初衷,奉献着无怨无悔的青春。

    风雨五载,倾情服务
        2012年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初期,居民们对家庭医生并不了解,李钦辉医生利用每天中午和双休日深入社区,挨家挨户上门详细了解居民基本信息,耐心细致地解答并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走访的过程中,一位残疾军人的事迹和眼前的情景让他倍感感动和担忧。通过深谈,他发现:尉老,70岁,未婚独居,当年服役于青岛某海军基地,因在一次火灾中为抢救舰艇上国家物资,导致高位截瘫,常年卧床、下肢肌肉完全萎缩,褥疮反复发作,大小便失禁,偶尔能坐上轮椅。此时的李钦辉医生已在心中默默的决定把守护英雄健康的职责承担,每周上门给予家庭医生亲情般的服务。
       上门初期,尉老时常会长吁短叹,感慨生活百无聊赖,不愿出门更不愿与人交流。李医生每次换药之余,都会利用自己全科规培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疏导尉老的情绪,和他聊聊天、谈谈心,并把手机号码留给他,24小时待机随机解决老人的问题。久而久之,尉老不仅褥疮得到控制,逐渐愈合,也重拾起他面对美好未来生活的信心。尉老和李医生已结成忘年交。每次上门都会和他畅谈上海城市巨大的变化,如今的小区里时常留下李医生陪伴尉老散步聊天的身影;一辆电动残疾车也让老人带着希望走出家门,来到外滩陆家嘴感受上海高楼的拔地而起,李医生也欣喜地感受到尉老心境上巨大的转变,李医生坚持风雨五载,每周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从未改变。李医生说:“他还会健康服务好下一个五年,再下一个五年……只要尉老需要他,他会一直坚守。”

    耐心细致,守护健康

中心作为首批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每位家庭医生主动承担起建立“1+1+1”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小病在社区”就诊的重任。李医生认为,只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才能真正的把患者留在社区。一日,签约居民郁先生因排尿不适前来就诊,尿检后发现有轻度血尿,因为郁先生是一名船员,隔天要出海工作,没有太当回事,李医生再三叮嘱他回来后一定要来复查。结果一周后的尿检结果满视野红细胞,李医生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深感情况不妙,在排除了肾结石、肾炎的情况下,耐心地解释病情,建议患者去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李医生为其通过组合内签约转诊绿色通道,迅速转入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一侧肾脏肿瘤,随即通过手术切除。如今,郁先生术后恢复的非常好,出院后特地把出院小结拿给李医生看,“正是因为李医生的早期发现,果断转诊,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真的太感谢了!”李医生则欣慰的表示:“作为一名家庭医生,能够赢得患者的信任,才是我最大的满足!”

    学以致用,业务精湛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五年的基层工作中,李钦辉医生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服务社区居民的医疗水平,目前就读于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班。坚持每周在社区居委会为居民开展健康咨询及讲座,他的辛勤付出、真心守护,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他签约的964户,2428位居民都能感受到他“真心、贴心、耐心、细心、用心”的“五心”服务。至今,李医生已为签约居民发送日常健康小贴士共计有4万余条。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市区医学会的继续教育项目,获得“家庭医生骨干健康管理初级技能”、“上海市家庭医生临床能力培训”及“上海市全科医师师资”等证书。由于他在全科规范化培训期间积累的扎实的临床技能基础,以及出色的日常工作表现,2012年他入选首届“上海优秀全科青年医师培养计划”,并成为中心与长征医院合作共建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基地”全科带教老师。今年又被中心质控部委任为处方质量控制负责人,每月对中心及站点的处方质量进行点评分析。2015年成功申报区级课题《家庭医生管理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现况调查及干预研究》并列为区科委课题。

    “以真诚赢得信任,用真心守护健康”这就是李钦辉医生工作目标的追求。去年国庆期间,他放弃早已安排的陪家人外出度假计划,义不容辞的接受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代表虹口区卫计委远赴北京进行医疗保障,他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李医生已经成为曲阳社区运一居委居民们的“健康守护者”,寻医问药找小李、分级转诊找小李、健康咨询找小李……而他则用他的“五心”服务,让那些“讲不清”“耳朵背”“毛病多”的老年患者及居民为之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