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第二届全科医师“基层服务卓越奖”--奉贤海湾镇祁虹

> 白衣天使故事 > 全科医师

2016-11-3 17:25

 

 

 

祁虹,女,1985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参加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通过考评,现就职于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级职称,任社区家庭医生。曾获2014年度奉贤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卫生系统技能比武第一名。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生,来到地处偏远的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以来,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与这里的社区居民紧紧相连,用热情的服务、敬业的精神、好学的态度充实着每一天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定着自己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信念,将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和汗水融入到了海湾这片热土。

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

海湾镇的居民大都是老年人,祁虹医生虽然年轻,工作经验也不是很足,但她用热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老年患者时,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嘘寒问暖,热情服务;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

    她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作为明城服务团队的负责人,她利用自身所学,开拓创新,带领她的团队创建了“常青树健康俱乐部”,为明城居民提供牙齿保健、中医养生、颈腰椎疾病预防服务,深受居民的认同和赞赏。她还经常深入居民区,主动为行动不便老人、慢性疾病、护理困难的患者上门服务。在她所管辖的明城小区有位家境贫寒的脑出血后昏迷的老年患者,子女因高额医药费不得不将患者接到家中自行照顾护理。祁虹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就主动与其开展结对活动,定期上门为患者更换鼻饲管、监测血压、指导家属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并不厌其烦示范护理步骤。有一次,祁虹医生已经下班回家,当接到患者家属来电,焦急地表示家中患者鼻饲管脱落时,她不顾一天的疲劳和家中的事物,立马赶回医院准备器材,前往患者家中给予鼻饲管留置。当患者再次顺利鼻饲饮食时,她才安心离开。对于家属异常热情的挽留,她淡然谢绝,伴着昏暗的路灯匆匆赶回家。这样的情形在她身上已司空见惯。在她看来,患者的事情无小事,只要坚持从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就能够赢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尊重与支持。

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技水平

以消除患者疾病痛苦为己任,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作为一名年轻的全科医生,她将学习贯穿工作的始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苦练临床技能,掌握新技术和新疗法,积累新经验。并把学习的知识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确诊能力。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奉城医院是结对单位,祁虹医生就拜奉城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军为师,相互沟通,虚心请教。每次张主任来院查房时,她都带着平时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积极提问、认真讨论,同事都笑称她有“十万个问什么”。好学的态度,钻研的精神,让她在短短两年的工作中,尽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也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乐于奉献,严守职业道德

祁虹医生说,当初来到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就曾告诫自己谨记当初自己走进医学院,举起右手宣誓的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从医以来,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在诊疗过程中还非常重视心理疏通,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她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在海湾地区,有较多外来务工人员来院就诊,不同地域难免有着方言、工作制度的差异,祁虹本着同样身为外乡人的心情,时常主动与相关科室沟通联系,使患者尽快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及早得到治疗,让患者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每次春节放假,轮到她值班,也从来不向中心的领导提出换班要求,每次都是自己值好班后,再和家人回老人过年团聚。

“塔高根于基”,虽然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平凡的像一滴水,但正是有了这些最朴实平凡的全科医生扎根基层,才有了社区居民就近方便的良好就医环境。她表示,只要社区居民需要,基层医院需求,她将根植于此,奉献于自己钟爱的医疗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