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外科博士生,在华山医院学习已有一年多时间了。一年时间里面,充分感受了复旦大学百年名校的魅力,和华山医院全国前十医院的实力,让我自己受到了充分的洗礼。我一直相信,经过三年的学习,在教授的指导下,一定能有所成绩。但是首先的是要自己有足够的努力。
过去的一年中,我从同济大学医院毕业,顺利考入了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成为钦伦秀教授的博士生,也成为了华山医院普外科、肝外科的一员。自入学伊始,我便明白,接下来的三年时间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决定了未来人生的高度,不但不能荒废,更得充分的利用好时间,将科研、临床学习做扎实。
钦伦秀教授领衔的国家973重点项目团队根据地在明道楼610实验室,去年不到九月,我就早早地进入实验室熟悉环境,跟随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进行学习。虽然在硕士阶段就有了实验基础,但是在我看来,换了新环境以后,尽快的熟悉起来才能更快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实验。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就成功地“混入”610实验大家庭,主动承担起实验室公共事务。对自己的实验有了初步的设想,顺利地开展起来各项试验。
开学以后,在进行了报道后,成功拿到华山医院的白衣和工作牌之后,我向普外科的老师提出了上临床的申请。虽然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安排非常满,但是我依然希望能够在课程之余参与临床工作,锻炼自己的临床能力。所以,在第一个学期,经常是枫林、华山医院两头跑,课程结束后到医院参与临床工作,晚上到明道楼进行科研学习。
在普外科的临床工作很累,这是肝外科的属性所决定的,患者数量巨大,手术安排满,科里面每周都要开展20余台各类肝切手术,虽然我也是个“跑龙套”的角色,但是在过去一年中,我也认真的参与了各类肝脏手术300余例。华山医院的肝外科同时也开展肝脏移植手术,轮转完普肝后,我在肝移植组学习了三个月时间,参加了50余例肝移植手术,亲见了各类等待肝源患者的痛苦,也见到了许多为救患儿的父母亲的伟大,他们自愿捐献自己的肝脏来挽救自己亟待肝移植的孩子。这让我感动不已。肝移植科的工作相对普肝而言更累,因为不知道什么有肝源,大家24小时准备着。一旦得知有了肝源可以进行移植,马上通知患者进行准备。从科室到手术室、血库,每一位奋战在这里的老师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无论是什么时候,凌晨还是假日,都会马上到位开展工作。有幸,自己也和科室的医生参与了十余次外出取肝的任务,亲见了捐献者家人的伟大,愿意将自己家人的器官捐献给素不相识的人,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怀,深深感染着我。
与此同时,我仍然积极参与着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从开学伊始,就作为活动发起者,组织了多次文体活动。诸如班级的第一次集体密室逃脱、第一次轰趴,第一次的跨年夜等等,为这个集体的凝聚力提升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也亲身参与了多项医院的活动,在华山医院新生表演中,和我的两位同学一道表演舞蹈《咱们这个屯儿》,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以此节目代表新生在华山医院新年晚会上表演,得到院领导一致的称赞。
我一直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还有很多值得提升的地方,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做到更好。
2016年10月
一年前
三年的硕士生活结束的非常快。伴随着毕业季的各种忙碌,自己已经离开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培养,走入新的人生阶段,成为了一名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外科博士。
回想这一年时间,首先是如同过去两年一样,每天清早到晚上的实验,继续追随科研大家的脚步进行科研;同时为自己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进行奔波,投简历参加入学考试、忙活复试等等。有幸能成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一名外科博士是今年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他让我明白了付出终有收获,也让我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经过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现代医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想通过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利用临床的优势提供数据和研究样本、方向;而基础的优势则可以从最根本的地方找到致病的原理和机制,病找到最终的治病策略。有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本科五年的临床学习和硕士三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的科研学习,我想我现在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来面对接下来的博士生活。而博士阶段我也希望能够将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来开展课题研究。
所以我的博士导师也选择了一位在临床和基础上都有非常高知名度的导师。期望能够在他的指导下,以华山医院的临床为基础,从临床中找寻方向。在实验室中通过科研实验来找到解决办法。
很喜欢同济和复旦这两所学校,在同济100年校庆的时候成为了一名同济人;又在复旦建校110年的时候加入了复旦华山医院。同济将我引进了医学之路,教会了作为一名医生最基本的知识,给了我全面的科研训练,让我明白了需要将临床和基础相结合;而复旦则是我自己的试验田,在这里,我将真正地自己开展科研实验。
真心希望自己今年一年能够在华山医院这个试验田里面找寻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利用自己的所学开展临床研究和科研课题。切实地以临床中对病人危害最大的肿瘤为根本,开展自己的博士课题,并通过三年的时间完成这项工作。最后真心感谢唯爱天使基金会能陪伴我一直前行,在我的成长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
2015年10月
六年前
同济大学07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任旭东
我来自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员工,月收入只有1200元。就在2007年,我荣幸的考上了同济大学,光荣的成为一名医学生时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令我措手不及,独立一人抚养我成人的母亲在我拿到通知书后不久被查出右乳侵润性导管癌,犹如晴天霹雳,我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治疗费用几乎花去了家里的积蓄,后续治疗费用还不知道要多少呢,至少母亲因身体原因,工资比以前少了很多。
亲生经历使我突然发现一个医生对于病人以及家属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个好的医生对于病人就像神一样!最开始对医生的排斥也转化为一种动力,一种想要救治家人的愿望!
到了大学以后,学校的一切安排让我慢慢接受了同济医学,融入了这个大家庭!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能够成为唯爱天使基金资助的一名对象!
真的很感谢唯爱天使基金!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我伸出帮助之手。
5.12地震发生之后,医务工作者自发的奋不顾身的抢救伤员让我感动,自己身为一名四川人,我在为家乡人难过的同时也为这么多白衣天使的工作感动,更为自己是一名医学生感到骄傲和自豪!尤其是在四川伤员转运到上海的时候,我参与到转运伤员的志愿者行列中,亲眼看到了伤员的痛苦,伤心得无法言语。这一切无不让我坚定了学医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自己不断的努力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医生,去拯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我已然是一名大三的医学生了,走在初秋的校园里,望着刚刚踏进校门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学弟学妹们脸上稚气未脱的样子,想象着自己当初的模样仿佛落叶一般远去,才知道自己已经长大。
过去的一年中,我在专业文化上面又学习到了很多新知,逐渐转向临床的科目让我的视野开阔了起来,每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都会让我兴奋不已。利用业余时间,我申报了学校组织的学术节,和另外一名同学一道跟随病理老师开展实验项目,深切体会到了实验带给我的巨大乐趣,拓宽了在课堂上面学习到的知识。
一年时间可以发生的事情有太多,如果一年前种下一颗种子,现如今也已经成一棵小树了吧!而基金会的奖助金正如一粒种子已然开花。
作为同济大学医学院未来医学家协会会长,我组织策划并参与了很多活动,带领未来医学家协会承担起同济大学医学院“科学商店”的建设并开展了社区医疗志愿服务、组织会员以及志愿者参与世博工地医疗志愿服务、利用暑期远赴边远山区开展义务支教和医疗调查、在校园内开展方便师生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自己参与其中才发现原来社会对于我们医学生的期待是如此的高,终于明白自己当初选择的正确性,对于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我看来,志愿服务活动同很多慈善事业一样,是将有能力者的爱心化为能动力帮助有需要的人。而我们,作为医学生,未来医学事业的接班人,需要给自己一个前进的力量,那就是要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付出,让爱得到传递!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我将自己在平日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是一次次对我的磨练,让我更加了解到为人处事的方法和与他人打交道的分寸,对于将来的行医都是非常有用。
一年一年时光也许很短暂,但是对于我确实如此的重要,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的阶梯也是我走向未来的基石,我要把握好接下来的每一天,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