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唯爱天使基金的资助!今年我有幸获得唯爱天使基金奖助学金,是对我过去一学年的表现的肯定和激励,也是对我下一学年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鼓励和动力。
大五这一年是繁忙而充实的一学年,是我们八年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学年。我们经历了生产实习、二级学科资格考试、选科面试等一系列历练,终于离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更近一步了。
生产实习是我们在学完基础和临床课程后第一次最近距离接触临床的学习机会。在9个月的生产实习过程中,我从一名青涩的只会纸上谈兵的医学生蜕变成一名不那么青涩不光只会纸上谈兵的医学生。之所以说得那么谨慎,是因为也正是生产实习让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们需要首先学着成为一名成熟的医学生,然后是一名青涩的医生,慢慢地再用自己精力最旺盛、头脑最清晰、情智最趋向稳定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将自己磨练成一名成熟的医生。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生产实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二级学科资格考试。这场考试是继高考后又一场对体力、脑力、毅力、承受力有着一定挑战的考试。也是通过这场考试,我们将之前所学内、外、妇、儿以及桥梁课程在短时间内系统地回顾了一遍,使我们的知识体系构架得更加完善,也是对我们生产实习成果的一个检验。这场考试除了带给我们知识上的收获外,还有抗压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的锻炼。在短时间内需要记忆并灵活运用大量的知识点和信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乱阵脚。我想,这也是成为一名医生必备的素质。很幸运的是,我们都能顺利地通过这次的考试。
这一学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收获就是科研上的进步。在班主任李颜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和班级另外两位同学组成小组参加了医学部创新实验项目,在北医三院超声科崔立刚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课题,并进行专利申请和论文的撰写。这次的科研活动使我在科研思维和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科研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十分感谢李颜老师和崔立刚老师的帮助!
在这一学年中,通过生产实习和之前见习的不断摸索和了解,最终选择了神经内科作为自己以后学习的方向。但是进入二级学科后,昂贵的学费也给家庭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这次能获得唯爱天使奖助学金是对我上一学年的努力最好的奖励,我将带着这份肯定和鼓励,在接下来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再接再厉,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将来成为一名好的神经内科大夫。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唯爱天使基金的帮助!我定不辜负您们的期望,做最好的自己!
2015年10月
首先感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唯爱天使基金的资助!去年我有幸获得唯爱天使基金奖助学金,使我在过去的一年里能更加安心学习工作,更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转眼间,进入二级学科的第一个学年又过去了。在顺利通过二级学科资格考试后,我成为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住院医师。这一年来,我从对临床工作不甚熟悉的初出茅庐的住院医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在临床的工作很累也很有趣,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领略神经内科神秘而又富有逻辑的临床诊疗过程。通过与不同人的交流,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体会了不同的情绪。也渐渐明白了,看病看病看的不是“病”,而应该还有这个“病”所依附的“人”,也更能体会之前所做“叙事医学”的意义所在了。而“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也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要做到亦不是易事。临床工作任务繁重,当你正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可能你的病人会焦虑地来找你,这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不耐烦,也可能会只说几句话就把病人打发走。但是当我们真正换位思考了以后,才会懂得生病了以后病人及家属心里的焦灼。
在科研方面,去年结题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所申请的《腔内超声探头垂直穿刺引导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通过,该项目也获得大学生创新项目评审一等奖及最具人气奖。其次,利用休息时间向科里的师姐学习神经超声,并免费给周围神经病的病人进行神经超声检查,以二作身份撰写的论文《腓骨肌萎缩症1型与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的超声特点及鉴别》获得了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交流。在下一学年中,科研工作应该是我要加强的部分。多思考、多搜文献、多进行前沿的学习,在科研中进一步培养对神经内科的兴趣和热爱。
大六这一年是挑战颇多、成长颇多的一年,而接下来的两年我们即将面临毕业,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收获。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接受一个又一个挑战,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接下来的医学路还很漫长,从8年前妈妈生病到现在,一路走来,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帮助我,让我坚强、让我勇敢。我能走进这座神圣的医学殿堂,能在医学这条漫漫长路上一直走下去,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在此,由衷地感谢唯爱天使基金的帮助,你们无私地帮助我们,只为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一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也尽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衷心感谢!
2016年9月
这一学年是进入二级学科后的第二年,这一学年,我顺利通过了二级学科资格考试,也有了进一步的成长。
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实习时间满后,我进入了神经内科急诊实习。在急诊的工作紧张又繁杂,也学习了更多急重症的处理,见证了更多的生离死别。都说急诊是一个能让医生快速成长的地方。亲自体验了一番以后才发现,许是因为急诊更是一个离死亡更近的地方,所以不敢怠慢,时间即是生命。然而急诊又是一个时常会给你惊喜的地方,看到有些病人经过快速诊治能够恢复健康,心中也不免窃喜。当然在急诊工作也让自己认识到,还有许多处理急重症的能力需要培养。处了急诊,这一学年也在心内科和呼吸科等内科病房进行实习。内科病房周转量大,病人数多,病人病情变化多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是进一步的挑战。经过内科病房的学习,也掌握了一些内科问题的处理方法。而在神经电生理等辅助科室的实习则让我对神经电生理的检查有了更深入及感性的认识。可以说,在这一年的临床工作中,自己收获颇多,而因见识了更多的临床情境,也认识到更多自己的不足。希望在接下来还有一年的学习工作中要更加地努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储备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毕竟书到用时总是方恨少!
在科研上,这一年主要进行肌肉病罕见病的病例搜集分析研究。所作论文《还原体肌病的临床异质性》被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录取。另外,在为明年的毕业课题做准备。希望在明年,自己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下一学年,我们即将毕业,除了临床常规的工作,还要面临找工作、毕业答辩等更多的挑战,希望能在自己学生生涯的最后一年好好享受这学习、拼搏的时光,为自己这八年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