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我已步入博士研究生五年级。在过去的一年里,成长收获良多。
思想方面,关注时事,学习强国,学习先进理论知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立场和信念,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四有”青年。
在学习与科研方面,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包括仪器设备故障、实验技能生疏、实验结果不稳定等等,能够平和心态,冷静处理,除却浮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经过四年博士学习生涯的积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两篇(1、Ting Zhang, Shanhe Li, Antony R. Warden, Behafarid Ghalandari, Hongxia Li, Xiao Zhi, Haiyang Xie*, and Xianting Ding*, A Photoclick Hydrogel for Enhanced Single-cell Immunoblott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 10, 1002: 1910739. (IF=16.836) ;2、Ting Zhang, Antony R. Warden, Yiyang Li, and Xianting Ding*,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s of mass cytometry in sketching immune landscapes,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TM), 2020, in revision. (IF=7.919) )。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研究性论文一篇,单篇影响因子16.836,提出基于四唑修饰的新型光敏感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单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新技术,具有灵敏、快速响应、高分离分辨率、高固定效率、低背景噪音等特点,解决了单细胞免疫印迹技术中低丰度蛋白检测难的一大挑战,为神经干细胞、胚胎发育、循环肿瘤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关注单细胞间异质性的学者提供了一个更强有力的研究工具。这是国际一线杂志第一次报道中国大陆学者在单细胞免疫印迹技术方法学方面的工作。文章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包括材料科学前沿、新材料资讯、材料化学快讯、科匠学术、高分子科技等十余家新媒体的关注与自发宣传推广。
在专注科学研究的同时,也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参加了2020年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凭借高通量单细胞免疫印迹仪项目在665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赛并荣获三等奖。同时,与衡道病理(中国首家独立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病理诊断龙头企业)进行深度产业化合作,转化生产高通量单细胞免疫印迹仪,打造具有“交大品牌”的转化医学应用。
同时,我积极热心于志愿公益活动,相信青年人想成就人生需要活出“温度”,推己及人,施以援手,让他人感受温暖。参加交大-强生未来领袖学院的关爱自闭症儿童融合喘息公益活动,为自闭症儿童带来陪伴、欢乐与温暖,也使得自闭症儿童家长能获得片刻“喘息”。在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医工学科建设40周年纪念大会中也担任志愿者,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生活学习之余,也注重社会实践及能力拓展。去年下半年至今,加入了青之桐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团队,通过参与楚精灵医疗、糖吉医疗等多个项目的行业调研,积极拓展视野,充分了解社会及资本界对生物医药转化应用的期待。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赴美敦力、药明生物等企业进行实践,为角色转化做准备。
青年人当有不坠青云之志,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勇于攀登。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将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艰苦奋斗,努力为祖国生命科学事业添砖加瓦。
2020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