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洪毅

> 白衣天使故事 > 医学本科生

2024-10-11 16:33

 

 

 

我是洪毅云南昆明人,就读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8年制专业,目前刚刚升为本科四年级学生。本人自幼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和外婆一起生活,母亲一直为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外婆则因患有COPD需要长期治疗。在本人11岁时(2012年),母亲突然因心脏病离世,6个月后外婆也因病去世。彼时由于父亲已经另行组建家庭,于是只能在各个寄宿家庭之间辗转了数年,至今也未曾和父亲一起生活过。在高中毕业后直到大二期间,本人还在外通过做家教等方式赚取了一定收入,但如今课业和科研过于繁忙,便不再有时间精力承担家教工作。如今,自己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亲每周提供的300元生活费(学宿费也由父亲支持)。如果不是因为这一路上得到了来自国家和贵基金会等的慈善资助,想必我也无法舍却生活负担,专心致志地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

我在过去的一年内,一直努力学习,在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也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学习方面:加权平均分90.95,平均绩点3.79,平均绩点班级排名3/55,CET4 662分,CET6 671分。学术方面:具备了熟练查阅学术文献的能力,通过广泛实验训练掌握了大多数常用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相关实验技能;完成英文Review 1篇、Editorial 1篇、Case Report 1篇,均正在投稿之中;独立为导师写作的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已中标。社会实践方面,完成了49学时志愿服务,无偿献血2次。获得了基础医学院创新人才项目文献汇报一等奖,医学人文学院第7届学生创新大会一等奖,陆军军医大学“杏林新声”医学本科生国际学术论坛最佳学术、最佳代表等荣誉。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成就以外,过去的一年中,我还从日常临床的学习工作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我自高中起就笃定想要成为一名心外科大夫(可能和母亲死于心血管疾病有关),而从去年开始,我便联系了北医三院心外科的凌云鹏主任,跟随他学习,并且预期在将来成为他的博士生。在期间,我有幸参加了许多心脏外科手术,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例78岁的老年患者,我们为他搭了4个桥、进行了2个瓣膜置换和1个瓣膜成型,术后也积极使用了体外循环、ECMO、IABP、CRRT等一系列生命支持设备,但即使家属积极配合、医生倾力相救,他在ICU抗争了两周后还是不幸离世。这是我所参加的第一台、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台手术,也可以称得上是心外科最复杂的一类手术看着一条生命在疾病的威胁下离去,纵使我们使出“十八般武艺”也未必能将患者留住,这给了我莫大的感触,一来感慨生命之脆弱和无常,二来感慨自己身上责任之重大,三来也感谢自己有机会能够参与到与死神的博弈之中,救死扶伤。

在课余时间,我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培养和锻炼定期参加英语角,锻炼英语能力、开拓视野在去年寒假,还利用自己日常节省下来的一笔小经费到杭州旅了一次。以前因为经济和时间所限,几乎从没有到外省旅游的经历,甚至北京市内的景点都少有访及。但这次旅游,确实让我印象深刻、耳目一新,泛舟在西湖波光粼粼的日落之中,漫步在灵隐寺清幽宁静的石阶之上,自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异乡风情和前所未有的宁静

图像

正所谓“饮水思源”,我深知自己有幸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有幸在全国最高学府学习自己热爱的专业,有幸能够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党和国家与社会各方的帮助,也是因为有了贵基金会这样的基金项目的支持。因此,十分感谢贵基金会设立的唯爱天使助学金让我得以更加心无旁骛地致学、致用,向着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道路上大步流星地前进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