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彭麒桦

> 白衣天使故事 > 医学本科生

2020-12-24 13:52

 

 

 

我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6级八年制的学生彭麒桦,今年已经是我在医学院就读的第五学年了。在大五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都在抵御疫情,许多我所熟悉的师长、前辈,都奋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疫情的背景下,我搬到了医院,开始了大五的医院实习生活,真正开始接触临床。我依次在感染科、放射科、社区卫生中心、妇产科等科室实习,虽然还没有把所有的科室都轮转过,但是这几个月的经历给我带来的感触是巨大的。人类的生老病死,疾病的进程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停止,在疫情下,医院要承受的医疗压力是巨大的,同时,病人也承担着自身疾病和疫情带来的风险。

身为实习医生,临床经验还不足,许多操作还无法自己执行,我为这些患者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挫败感。在面对许许多多的临床问题、各种各样的疾病时,课本给我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甚至许多问题与课本上所讲到的案例是相悖的。这让我想到了上课时老师说过的“患者是不会按照课本来生病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我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观念,不再依赖于课本,更多的是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通过临床实践来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临床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各科室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典型病例到不典型病例,从简单到复杂的讲解,让我逐渐完成了从基础到临床的过渡。

在努力学习临床知识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一些项目研究,这个学期,我正式完成了八年制要求的RBL项目和大创项目。此外还参加了全科医学相关的研究项目,并参与了论文的撰写。在老师和组员的帮助下,我不仅完成了学校和老师对RBL学习的要求,如在实验室学习到了许多如PCRWestern-blot等基础实验技术原理和操作,学习到课题项目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如何进行相关实验,更重要的是初步具备了科研能力,学会通过科研实验把基础知识和临床联系起来。此外,我还具备了一定的文献阅读能力,能够在课堂学习之外,通过自学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识并解决相关问题。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项目在“医帆启航”大学生创新实践大赛中获得了优秀作品奖和优秀实验记录三等奖的荣誉,为我们基础阶段的学习划上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

在医院里,我也热衷于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如医院的毕业典礼志愿者、关怀肿瘤病人志愿活动、为社区老人量血压、讲解健康知识等。同时也积极与各种志愿组织联络,组织班级同学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在志愿活动里,我收获奉献、热情、友善等许多正能量,这些正能量也会在后续的道路上支持我继续前行。

   感谢唯爱天使基金为我提供的帮助,让我能够在学医的道路上没有顾虑的追求自己的医生梦。这个阶段的临床学习让我意识到,医生不是完美的个体,面对疾病也会存在无奈,但是我能做的,就是日复一日的提升自己,训练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期在面对疾病时能给病人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治愈。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