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爱的旋律在心中激荡 王雅萍

> 新闻动态 > 2024

2024-3-29 17:13

转载自上海纪实公众号

在对唯爱天使基金管委会主任杜老师的采访中,她给我介绍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我也曾写过长篇纪实《唯有爱,源远流长》,但总觉得没有写够、没有写透。随着杜老师的深入介绍,医学生李发红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她的专业是学医的,可她却自告奋勇地为唯爱天使基金创作了主题歌。读着她写的歌词,犹如在读一首行云流水的诗

我们为何相遇

又为何相识

来自不同的地方

却有着同样的名字

 

我们为何惆怅

又为何欢笑

各自不同的面孔

心中有同样的天使

 

唯有爱

让我们相识相知

唯有爱

给我们最美的名字

 

唯有爱

吹散乌云晴空万里

唯有爱

让我们不再孤单

 

张开怀抱

把每一点爱拥入怀中

伸出双手

握住永不褪色的梦

 

 

 

 

语言自然流畅,文字清新爽洁,她的文学功底跃然而出;听着她谱的曲子,悠扬而舒缓,热烈而奔放,既跳跃着年轻人的活力和时尚,又积淀着专业的范儿和素养;她的歌唱,更让人惊赞,原来她还是歌手啊!声音柔和、优美、深沉、奔放,余音缭绕,久久回荡。她的表演,更洋溢着年轻人的活泼与优雅,一笑一颦,都发自内心的情感变化,一招一式,都透着时代赋予年轻人的风范。她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自编自导自演,一条龙的创作都由她一个人完成,这样的才华,不能不让人叹服。才华让爱心得到充分表达,爱心让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唯爱给了她舞台,她在唯爱的舞台上演得精彩绝伦。大气磅礴的主题歌就这样诞生了。

图像

一、她酝酿创作主题歌,与唯爱同行
她创作的主题歌很快在他们这群医学生中传开,大家都感觉唱出了自己的心声,说出了最想说的心里话。当对她的赞赏从四面八方涌来时,她只是腼腆地一笑。她是2007年考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这首主题歌是她2012年创作的。五年的时间,她在与唯爱同行的过程中,亲身感受着唯爱对于她的意义,这首歌是从她的心里流出来的,每一句都是她的真情表达。这首歌既是她对爱心事业的真切感知,也是她对未来憧憬的梦想。

她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重庆的山村走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时,她是一心要在这里读八年制的。而面对当农民的父母,面对在外打工的哥哥,虽然他们脸上都为她笑得那么灿烂,可她知道谁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她也犹豫过,彷徨过。但她是幸运的,就在这个时候,唯爱天使基金诞生了!专为资助贫困地区品学兼优的医学生而设立。她成为首批唯爱资助的医学生,与唯爱一起度过了八年的美好时光。她自豪地对家人讲,“虽然我不能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但我一定要成为家里的精神脊梁!”

图像

有了唯爱的资助,她不用再为经济负担分心、惆怅,完全把心放在了学习上。医学犹如浩瀚的知识大海,不仅要学大量的基础医学科目、内科、外科、传染病等重要的专业课,几乎人体涉及的各种病症方面知识都要掌握。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去医院见习,更让她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她原来以为学医就是掌握一般的医学知识,背一背就能应对考试。医院的见习让她意识到,医学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它远远超越于简单的死记硬背。它不仅需要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逻辑推理,还需要更多的动手能力。更需要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伦理道德。由此,她像海绵进入大海一样,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在各种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她的学习能力很强,门门功课都在优秀之列。她才华横溢,除了本职学习以外,还参加新生杯辩论赛,成为最佳辩手;参加十大歌手比赛,获得枫林校区亚军;参加征文比赛获得优秀奖,被报刊征用。

图像

在硕博连读的过程中,她也听说他们本科的同班同学,现在已有不少转行了,不做医生的日子过得也不错。这也让她偶尔有玩笑般的念头闪过,也许转行其他专业,会有高额的薪水,更自由轻松的生活,更多的闲暇时间。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没有高低对错之分。只是自己当初在无意间选择了这条路,此时,医学生的生涯已过半,就像一叶小舟业已飘到了大海中央,只能一直向前,直抵大洋的彼岸。她相信,那里有她的彼岸花。同时她也更明白,要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不断地淬炼自己的爱心。她去敬老院做了一个学期的志愿者,用自己学到的专业为老人服务。特别是看到几位从朝鲜战场回来的老人,虽然他们讲话都有些困难,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喜悦。道别时,老爷爷还拉着她的手说,“谢谢你!”她也很激动。老爷爷可是为国家献出青春,为人民出生入死的人,作为后辈,哪敢受一个“谢”字!

随着医学课程的进展,她有了更多去医院实习的机会。这既是在实践中拜师学艺,提高医技的好机会,通常有带教老师,遇到疑难杂症即可请教。同时也是淬炼爱心的大熔炉。那天夜晚,她在消化科值一线的班。已是深夜12点了,病人家属急急地跑到医生办公室找她,说病人痛得厉害,她随即跟着家属去了病房,先看看病人的具体情况,然后决定是否找她的带教医生。病房里灯光昏暗,一位中年女病人躺在床上,头发散乱,脸上疼痛的表情让人揪心。
“哪里不舒服啊?”她柔声问道。
病人用手指了指大腿,“绷带绷得太紧,勒得我疼得睡不着!”
她暗自思忖,这不是技术含量的问题,不必惊动带教老师。于是她小心翼翼地替病人把绷带松了许,直到她感到合适而又不影响治疗效果为止。病人脸上的痛苦消散了,舒了口气,笑着连声谢谢。这让让她这个医学生感到无限的安慰和成就感。爱心也在这样的淬炼中闪出了火花。

在实习的过程中,她也寻找着未来发展的方向。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她毅然选择了华山医院感染科。她知道华山医院感染科在全国感染科中排名第一。临床诊断实力强,科研也不错,科室氛围好。当然她更知道选择这个科室,就是选择了忙碌,选择了挑战,也选择了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她一边学习,一边实验,掌握了实验室所需要的所有分子克隆基础实验技术,发表了自己的论文。

图像

2015年她博士毕业,但还不能算医生,需要进行两年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她顺利进入华山医院内科基地参加规培。2016年她代表华山医院参加“唯爱伴我行——上海市住院医师科普知识月月讲”总决赛,荣获二等奖。同年,她加入华山住培基地联盟,并担任“学堂堂主”,成为基地学员、教育处与临床带教之间沟通的桥梁。2017年她荣获“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荣誉称号。同时有幸获评第一届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唯爱天使基金“唯爱成长奖”。与唯爱同行,岂止八年?在规培中,唯爱一直伴着她。在唯爱“十年再出发”的庆典活动中,她再次表演了自己创作的主题歌。

图像

按理说,这个时候她已经可以走上医生的岗位了,好学的她又申请了出国深造的机会。2018年2月初,她去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病毒研究所,开启一年的博士后深造,唯爱的资助继续跟进。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去外国学习?华山比那边差吗?当时笑着搪塞,去了便有答案:那里的实验室并不比华山先进,但其管理制度、日常规范、做事实事求是、锱铢必较的精神,以及那里做科研不以发文章为导向,让她保持很大兴趣去提问、去探索、去验证。不仅在科研技术上有了很大收获,更重要的是科研思路慢慢形成。她申请到国家青年自然基金项目,也在感染病学的经典杂志上有发表SCI论文。同时有大量时间专心阅读相关文献,为回国后发展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她多次参加相关的国际会议,亲眼目睹了世界一流科学家医学家的气质与风范,对她也是一种耳濡目染。

图像

回国后她依然马不停蹄地参加唯爱的各项活动,差不多每次活动都会播映她创作的主题歌,随着自己的成长,她对这首歌的情感也与日俱增。唯有爱的旋律总是在她的心中激荡。
二、她走上感染科医生的岗位时,正赶上新冠疫情暴发
从德国深造回来,正当她信心满满地走上华山医院感染科医生的岗位时,不久便赶上了新冠疫情爆发。按照院里的惯例,刚刚进感染科工作的她,先做医干,要负责科里的人事安排,戏称为“大总管”。
华山医院感染科在全国的名气,决定了这个时候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们,压力可想而知。当时他们科的张文宏主任已担任上海医疗专家组组长,他将自己对科室部署的想法、任务直接交代给了她,请她去具体安排。从武汉的情况看,这是一场硬仗。他让医生护士都做好充分准备,将病房清空出来,迎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根据张主任的要求,做好科里的人事安排。临近春节,科里多位专家和年轻同事相继奔赴武汉。同时科室里也要做好相应的临床安排,开出隔离病房,收治新冠病人。她这个“大总管”,东院、西院、北院和总院的人员安排都要管,两到三天就要排一次班,迄今为止是他们医院排班最多的医干。与此同时,她还负责全院新冠的会诊。凡是出现发烧的、有接触史的,她都得去会诊。每天从早晨八点到晚上九十点钟,马不停蹄。会诊要赶来赶去,穿梭在候诊的人群里;她全副武装穿着“大白服”去采样,做核酸。很多人看到她去,就知道事情不好,很害怕地说,“又有一个?又要封啦!”每天都要会诊20-30人。有些是正常做手术的病人,也要她去会诊。只有她去落笔,排除新冠,病人才能开刀;如果是新冠,也要她落笔,立即隔离。这段时间她的忙,已找不到形容词。她只感觉是对身体的一种历练,有时她累得早晨爬不起来,浑身的关节都酸痛。但她必须斗志昂扬地起来,迎接每一天的忙碌。就这样一干就是半年,每天入科最早,就像打仗一样去会诊。有时碰到疑难杂症,她便后悔自己在医学院时还学得太少。此时,有科里很多资深教授可以请教指导,和他们在一起,随时作出的判断,都是她最好的学习机会。会诊期间是她在实践中学习最多的时候,她也深深感受到科室老师们对她工作的全力支持。虽然他们当时都处于高危地方,但这些教授都像普通一兵那样,毫无疑义,主动要求去高危地方,做高危的工作。

2月份的时候,第一波新冠进入胶着状态,大家都很累,很辛苦,而战斗还在继续,不知何时会结束。当时特别忙,临床工作总要忙到晚上八九点钟,科里不断有人员去支援重症病房、支援方舱。院里已经有50多位医务人员上了前线,驰援武汉,太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张文宏主任知道她对音乐的爱好和特长,便建议她能作一首歌为前方战士加油鼓气,于是她将歌曲《一百万个可能》,改写了歌词《唯一的可能》,用白衣战士们的照片剪辑出一个MV在《华山感染》公众号发布。一经发出,仅在三分钟内,阅读量便达到了10万+,这首歌像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无数前线、后方的医护人员以及焦灼的人们。多少在前线的白衣战士们听着听着不自觉泪流满面,而心中却燃起必胜凯旋的斗志。有人形容这首歌像苏联卫国战争时的《喀秋莎》!

图像

当时在网络平台上,张文宏主任的很多次讲话已经火了,专业的知识、专业的团队、专业的医生,对新冠入门的知识,如何预防等,都推广开了。另一方面,最艰难的时刻需要人文精神的力量和温度。这首歌是当时白衣战士的一个缩影,在惊慌无助中带来安心,在雾霾迷蒙中看见方向,在春寒料峭中送去温暖,这是艺术人文的力量。这时每个人的工作量都超载,需要这样的精神慰藉。
做这个片子,是发挥了她的长处,连张主任都说,写成这样,那也是本事。那个时候,医生每天都那么忙,写歌不是他们的本行,但在张主任的心目中,任何一项工作,能做到极致都是本事,他都赞赏。她最早写了这首歌,写出了闪光点,很多单位都在唱。以后市里的文化活动,让她去演唱,效果也非常好。大家都说,这首歌很温暖,振奋人心。这是疫情期间留给她印象最深刻的事,她甚至感觉自己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都比不上这首歌的力量。当然,这也是千百万白衣战士艰难前行集聚起来的力量。更是文化艺术爆发出来的力量,能鼓舞更多的人勇往直前,唯有爱的旋律在大家的心中激荡。
新冠疫情整整闹腾了三年多,根据病毒变异的情况,放开了疫情管理,新冠病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这时她已成长为一名主治医生了,那段时间她收治了不少新冠病人。其中有一位老人家80多岁了,儿子在国外工作。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的病情波动很大,从发烧到肺部感染,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时的李医生心里也很紧张,这是她当主治医生后第一次面对病毒无情的挑战,焦虑写在她的脸上。病人的老伴是一位老护士,一直陪伴着老爱人,倒也给李医生说了很多宽慰和鼓励的话。老护士对新医生的鼓励,让她非常感动,有了信心和力量。在她采取了一系列治疗措施后,老人家居然挺了过来。在医院里过了个年,已经恢复得不错,可以出院了。老伴又陪着他去康复医院住一段。谁知在康复医院里他又发烧了,老伴犹豫再三给李医生发了消息,收到消息后李医生立刻打电话过去,询问了症状和一些化验报告后,告诉她可能只是一般的病毒感染。老太太一听这话,心就放下了,感觉好多了。在康复医院时,他总有些不良反应,反反复复,到底是他对疾病的敏感,还是新冠后遗症,一时还来不及研究,也说不清楚。但在李医生的指导下,在老伴的照料下,他还是慢慢恢复了。在康复医院住了一个月的时间,用他自己的话说,“终于逃过了一劫”。回到家,回到自己的床,回到自己的生活,他的老伴给李医生发来微信,“他回到家睡在自己床上的时候,流露出满满的感动,这一切都是你的精心治疗和呵护,让他转危为安。今天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邻居们都说我们非常幸运,碰到好医生,再次感谢你!”她则说,那只是她职业的本分。对他们这些年轻的医生来说,好的医疗环境,病人的坚强信心,对他们的治疗是一种正面的反馈,是医疗过程的一种良性循环。
疫情给人类带来磨难,白衣战士在抗疫中成为人们心中的天使。她感到自己的爱心也在这场战火的炙烤得到了淬炼。

三、她带着刚满周岁的宝宝,去援滇医疗

图像

我一直断断续续地听杜老师讲着李医生的故事,终于下决心要对她作一次全面采访。倒不是我忙得抽不出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去打扰她。她上班的时候,面对等候她的病人,我开不出口;她下班的时候,面对她襁褓中的宝宝,我更开不出口。所以一直都没敢约她。只是从电话里听到杜老师的话,更让我震撼不已。
“她现在不在上海,去援滇医疗了!”
“啊?那她的宝宝怎么办?”
“噢,她带着宝宝一起去啦,还带着家人一起过来了!”
“那太委屈爸爸啦,就现在人们对养孩子的讲究,怎么舍得将宝宝带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
“是啊,也有人劝她,‘别的不怕,就怕蚊叮虫咬呀!’”
我只觉得脑袋“嗡”地一声响,心里“嗤”地撩起一团火,我不得不佩服,现在的年轻人还真厉害!
我直接拨通了她的电话,就着自己关心的问题单刀直入,“那里的气候比上海热吗?”主要是上海这几天正在酷热之中,云南的方位,气温一定更高。
谁知她呵呵地笑着,“这里凉爽得很啦!”
与她说话,总能感觉到她心里满满的快乐,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会难得倒她。
我当然最关心的是她怎么安排孩子?孩子在那里能不能适应?她依然是那么乐呵呵地给我介绍着。

她这次去的是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在县医院做援滇医疗工作。医院为她准备了一间宿舍,当然谁也不会想到她会带着宝宝去,还有家人一起。她的妈妈当然舍不得外孙,也从重庆赶了过来,于是这一大家子,那间宿舍是住不下的。她决定去外面租房子,连院长都关心这件大事,时不时地问她:“房子借到了没有?”医院里的医生们更是全力以赴。也正是在大家的帮助下,租到了一套合适的住房。这里的空气新鲜,蚊叮虫咬倒也不是主要问题。至于孩子适不适应,倒还是有情况的,她并不回避。就是刚去的那一段,孩子每天晚上睡到10点左右就会大哭不止。大概是换了环境的缘故吧,她怎么拍他、哄他都不行,弄得她也无可奈何。孩子边哭边用手指着外面,只能抱着他出去。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到处指指点点,又哭又闹,直到凌晨两三点钟,又睡着了。她学了那么多的医学知识,却不能解释这个现象,倒是被他闹得不可开交。过了几日,孩子熟悉了环境,总算安定了下来,孩子不再哭闹,一家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图像

她去医疗援建的云南丘北县,是个拥有万倾荷塘、仙语青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世外桃源般风景的好地方。可她的心却扑在了县医院那座小楼二楼的感染科。

图像

她在那里遇到很多恙虫病,那是当地常见的虫媒传染病。由恙螨咬后导致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部分患者会在虫咬的皮肤处有焦痂,但也有一部分人并没焦痂。由于感染者多数是林中或田中劳作的农民,刚开始不适或轻度发烧的时候他们并不会来就诊,在家里吃些退烧药或草药等,拖到实在下不来床了,然后被家人抬到医院。这时候的患者有重症倾向或已发展成重症。表现为血小板明显下降,有些合并了细菌感染、脓毒血症,更严重者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等。她手里的一名患者血小板下降至20左右。由于以往很少碰到这样的病症,她对重症恙虫病的治疗经验不多。于是便通过网上查阅国内外文献关于重症恙虫病的诊疗策略,并向科里的老师请教,给患者制定了加用一定量甲泼尼龙予以抗炎的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炎症指标和血小板情况。患者在治疗2天后,复查血小板较前上升到70多,炎症指标下降,病情开始好转。

图像

在那里的病房,最常见的是结核菌的感染,不少是开放性肺结核;其次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播散性结核菌感染都不少见。她在上海几乎很少见到被结核菌感染破坏到如此程度的肺,有一名十余岁的女学生患者,两肺破坏十分严重,正常结构仅残剩少量。也因为结核药的不良反应而中断抗结核治疗,所以病情反复、加重,虽年仅十余岁,但如果肺脏也有年龄,大概像八九十岁的光景。那里的病人常常停药转而服用一些他们认为有效的壮药、苗药,因此药物性肝损伤、肾损伤也是常见。由此,本以为很简单的肺结核,变成了肺、心、肝、肾多脏器的棘手问题。甚至还不少耐药结核,治疗难度陡增。都成为他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图像

她曾收治一位发热、头痛的老年女性患者,怀疑是病毒性脑膜炎。但患者是鸡胸,成驼背样。床位医生不确定她否能做腰椎穿刺,家属也不是很想做。她摸了摸患者的脊柱,觉得没问题,坚定地让床位医生做腰椎穿刺。后顺利完成操作,检查结果回报,脑脊液结果和头颅MRI增强均符合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很快得以诊断和治疗。不久,病房又收治了一名高度怀疑腹腔结核的青年患者,床位医生觉得临床表现特别像结核,但是肺部有几个散在病灶却并不像典型的粟粒性肺结核病灶,便吃不准该不该抗结核治疗。她瞧病人十分消瘦、眼眶凹陷,两眼无神。听诊肠鸣音明显减弱,不能进食,吃了就吐,插着鼻饲管引流,体重也由100多斤下降到仅有80多斤。经综合分析,患者居住在潮湿的群居宿舍环境,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典型结核表现,咳嗽,但是没有痰,同时腹胀明显、不完全性肠梗阻,肺部有散在病灶,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且当地结核高发,所以从临床诊断来说腹腔结核诊断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缺乏病原学依据。这时她看到患者鼻饲管引流出的液体,便想到把胃液拿去做下化验。果然,很快床位医生兴奋的回报说,“胃液的抗酸染色阳性”,她便嘱床位医生将胃液抽取出一些送结核菌培养,开始抗结核治疗。
援滇期间,她一直在想,我们主要来援建什么? 一天,她去查房,看到一个儿子在病床照顾五十多岁的肺结核的父亲,也是开放性结核,但是儿子并没有任何防护。她提醒他必须戴一个口罩,他却扭捏地说:“自己的父亲怕什么?”由此可见他们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的淡薄。这也许是当地难以根除结核病的症结之一。此外,作为传染病中的重要一块——乙肝,目前的管理也比较薄弱,很多乙肝患者从来不到医院随访,也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到医院来就诊时,已经到了肝硬化时期。在她的积极倡议下,院领导和科室领导也在感染科准备开设肝病门诊,加强对乙肝病人的管理。
半年的援滇医疗快要结束了,她有些依依不舍。县医院的医生和领导也都知道了她擅长创作歌曲,便要她为他们医院创作一首院歌。于是爱的旋律又在她的心中激荡起来,歌词和曲子情不自禁地迸了出来,“我热爱我生长的土地,我热爱这神圣的白衣”……“我要像巍峨的高山,守护每个可爱的生命;我要像清澈的溪流,抚慰受伤的心灵……”其实爱的旋律每天都在她的心中激荡,在她查房的每一个清晨,在她治疗的每一位病人……唯有爱的旋律将陪伴她走过一程又一程。
 

图像

 
王雅萍,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赴北大荒下乡,返城后在上海的社区、城区从事管理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本科,获文学士学位。已出版长篇小说《遥远的白桦林》、《远去的白桦林》《走出白桦林》和中短篇小说集《香岛》、《田螺姑娘》。《走出白桦林》在第二十九届“东丽杯”梁斌小说评选中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