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指压法(指压“火丁”)治疗小儿脾胃病
陈伟斌——上海市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传承项目情况
(一) 基本情况
沿革及现状:
古代先贤对呕吐症的治疗,大多采用中药辩证论治,以药饵内服治疗,如 《幼科发挥.呕吐》:“晛乳者,胃病虚也,宜补之,理中汤、丸加藿香、木瓜主之。”但味苦量多的中药难以被患者所接受,药入即吐,难以奏效,《幼幼集成.呕吐》中就有“大泛呕吐不纳药食者,最难治疗。盖药入即吐,安能有功?又切不可强灌,胃口愈吐愈翻,万不能止”的描述。现代中医专家遵循古训,结合临床,多以药饵内服治疗,或针刺、推拿配合治疗,和胃降逆止吐为主。如外邪犯胃呕吐者易舒邪解表,藿香正气散加减,乳食伤胃呕吐者宜消食导滞,保和丸或玉枢丹加减;胃中蕴热者易清热和胃,黄连温胆汤加味等等。西医也无特效的药物治疗该病,虽然胃动力药“吗丁啉、西沙必利”克缓解呕吐症状,但有心血管方面和透过血脑屏障等副作用,婴幼儿应禁用或慎用。
上海中医儿科先辈董廷瑶教授首创了董氏指压法治疗小儿呕吐症,通过对众多呕吐患儿的观察和诊疗,发现呕吐与咽喉部的“火丁”有关。所谓“火丁”即“蒂丁”,是指悬壅垂相对面的会厌软骨,局部突起,甚至高耸坚硬,董老认为因浊邪火热熏蒸形成“火丁”高突,胃失和降,秽浊之气循经而上,刺激咽喉而引起呕吐,因此他创立平复“火丁”的手法为治疗呕吐的良方。呕吐为脾胃疾患,“火丁”之部位正是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在体内循行所过之处,经曰:“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明之脉……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董老认为脾气宜升,胃气宜降,“火丁”高突,胃气上逆引起呕吐,则按压“火丁”可作为一良效治疗点,促使脾胃气机调畅,通降复常而降浊止呕之效。
上海名中医王霞芳老师继承发扬董老的经验,将董氏指压法广泛运用儿科临床,作为婴幼儿吐乳症、胃食道返流症、功能性呕吐等胃肠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王老师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阐明按压“火丁”产生平逆降浊止呕的作用机制是一种反射活动,这一反射的最终结果是导致胃发生舒张,胃内压降低,胃节律性收缩活动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胃内容物的返流溢出。王老师认为凡是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呕吐、排除消化道、颅脑器质性和感染性病变引起的呕吐,无论中医病因乳食伤胃,外邪犯胃,肝气犯胃还是脾胃虚弱,只要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致的呕吐,均可用董氏指压法治疗。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急性感染时,常常在咳嗽剧烈时呕吐较多痰食,王老师在应用宣肺化痰中药的同时,常常也配合指压手法治疗,使脾胃得以通畅,肺胃疾病同治,使机体功能得以调整。
总之,董氏指压法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较强,操作简单,经过规范化培训和反复实习可掌握手法的操作要领,有较强的推广性。
通过对婴幼儿吐乳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各中心的平均有效率高达90%,但是由于不同医生的操作效应不完全一样,就是说对一个患儿治疗时应用多大力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是个很难把握的问题,需要操作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由此产生一个设想,如果有一个定量的装置,能过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病情及耐受程度设置可调节设备,从而相对准确的采用最恰当的刺激量和刺激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做到治疗的个体化。同时对治疗患儿进行长期的随访,以了解其长期疗效和转归;
婴幼儿期的胃食管反流与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有密切关系,食道下段括约肌发育不完全,压力较低,食道下段括约肌短暂松弛是婴儿胃食管反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往的研究提示董氏指压法对胃活动节律和胃内压起到调节作用,至于指压“火丁”对食道下段括约肌的活动是否有作用,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目标。假设董氏指压法对食道下段的生理功能也有调节作用,那就可以进一步解释指压法可治愈婴儿期的胃食道返流症,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传承情况:
上海中医儿科先辈董廷瑶教授首创了董氏指压法治疗小儿呕吐症,通过对众多呕吐患儿的观察和诊疗,发现呕吐与咽喉部的“火丁”有关。所谓“火丁”即“蒂丁”,是指悬壅垂相对面的会厌软骨,局部突起,甚至高耸坚硬,董老认为因浊邪火热熏蒸形成“火丁”高突,胃失和降,秽浊之气循经而上,刺激咽喉而引起呕吐,因此他创立平复“火丁”的手法为治疗呕吐的良方。呕吐为脾胃疾患,“火丁”之部位正是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在体内循行所过之处,经曰:“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阳明之脉……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董老认为脾气宜升,胃气宜降,“火丁”高突,胃气上逆引起呕吐,则按压“火丁”可作为一良效治疗点,促使脾胃气机调畅,通降复常而降浊止呕之效。
上海名中医王霞芳老师继承发扬董老的经验,将董氏指压法广泛运用儿科临床,作为婴幼儿吐乳症、胃食道返流症、功能性呕吐等胃肠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王老师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阐明按压“火丁”产生平逆降浊止呕的作用机制是一种反射活动,这一反射的最终结果是导致胃发生舒张,胃内压降低,胃节律性收缩活动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胃内容物的返流溢出。王老师认为凡是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呕吐、排除消化道、颅脑器质性和感染性病变引起的呕吐,无论中医病因乳食伤胃,外邪犯胃,肝气犯胃还是脾胃虚弱,只要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致的呕吐,均可用董氏指压法治疗。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急性感染时,常常在咳嗽剧烈时呕吐较多痰食,王老师在应用宣肺化痰中药的同时,常常也配合指压手法治疗,使脾胃得以通畅,肺胃疾病同治,使机体功能得以调整。
主要学术内容介绍:
学术思想的学习和传承
——脾胃以平为期、 以和为贵、以顾护脾胃为根本
根据历代医家经验,小儿“脾常不足”是导致容易发生脾胃病的主要原因, 小脏腑娇嫩, 不耐药物, 在治疗上, 偏补则壅碍气机,峻消则损伤脾胃, 因此在具体使用药物时, 应处处维护脾气。在临床治疗小儿脾胃病中做到补中有消、消中有补、 补不碍滞、 消不伤正。脾胃疾病, 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 感受病邪的不同,临床表现有多种变化,故在临证时, 对小儿之诊治, 必先察脾胃之厚薄, 处方遣药则尤顾养胃存津; 治病首辨虚实, 又重在诊视脾胃状态, 一见不足, 必须及时扶助脾胃气阴, 补益元气。临床多用甘味药, 五味之中, 甘属脾, 其入脾而补脾护脾, 甘合酸可化阴, 合辛可化阳。如张仲景之甘温健中, 李东垣之甘温升发脾阳, 叶天士之甘寒养胃, 吴鞠通之甘淡实脾均不离甘, 其中寓顾护脾胃之意。始终不离脾胃以平为期、 以和为贵的宗旨, 以顾护脾胃为根本, 达到“乳食能进, 大小便调, 肠胃之气足”的目的。药物调理贵乎平和。小儿脏气清灵, 随拨随应,用药稍呆则滞, 稍重则伤, 调理时应顺脾胃之所喜而去其恶, 宜健宜通和畅为本。调脾胃之虚, 予缓而轻补之法, 补中寓消, 补中寓通; 调脾胃之实, 消中兼补, 通中有补。脾胃既相互关联, 又各有所司。胃为阳土, 喜润恶燥, 以降为用, 得阴自安, 故治胃多宜清降, 润则胃生; 而脾为阴土, 喜燥恶湿, 以升为要, 得阳始运, 故理脾多用运脾。
——董氏指压法(指压“火丁” )
董老经过60年的临床实践, 通过对众多呕吐症患儿的观察和诊疗, 发现呕吐与患儿舌根部的“火丁”有关, “火丁”指的是患儿悬雍垂相对面的会厌软骨部, 受浊邪火热薰蒸而突起如丁, 秽浊之气循经而上, 刺激“火丁” , 则引起反胃呕吐, 因此他另辟蹊径, 继承家传, 从而创立了指压“火丁”的方法治疗吐乳, 按压“火丁”能使脾胃气机通畅, 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 是治疗功能性呕吐有效而独特的外治疗法。
将董氏指压法广泛运用儿科临床,作为婴幼儿吐乳症、胃食道返流症、功能性呕吐等胃肠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按压“火丁”产生平逆降浊止呕的作用机制是一种反射活动,这一反射的最终结果是导致胃发生舒张,胃内压降低,胃节律性收缩活动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胃内容物的返流溢出。凡是西医诊断为功能性呕吐、排除消化道、颅脑器质性和感染性病变引起的呕吐,无论中医病因乳食伤胃,外邪犯胃,肝气犯胃还是脾胃虚弱,只要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致的呕吐,均可用董氏指压法治疗
(二)项目特色
项目科别 |
¨妇 n儿 ¨外 ¨针 ¨推 ¨伤 ¨眼耳鼻喉 ¨其它: |
||
特色优势病种 |
特 色 诊 疗 内 容
(理论、方案、方法、方药、技术) |
主要传承人及应用单位 |
特色诊疗
技术应用率 |
婴儿吐乳症 |
董氏指压法:能使脾胃气机通畅, 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 |
陈伟斌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80% |
儿童功能性呕吐 |
董氏指压法:能使脾胃气机通畅, 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 |
陈伟斌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80% |
(三)传承人
姓 名 |
陈伟斌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65.4 |
健康状况 |
健康 |
|
学历/学位 |
学士 |
学习专业 |
中医 |
硕、博导师 |
硕导 |
|||
从事
临床年限 |
23年 |
技术职称及获得时间 |
2002年12月获副主任医师 |
|||||
临床
专业/专科 |
中医儿科 |
特色优势病种 |
小儿脾胃病,小儿哮喘,小儿性早熟 |
|||||
目前周门诊次数/人数 |
5次/周,60-70人次 |
目前周查房次数/人数 |
|
|||||
从事本专业工作起始时间 |
1988年7月 |
|||||||
在学术组织或社会团休任职情况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
|||||||
所获荣誉称号 |
1999年获岳阳临床医学院教书育人奖
2008~2009年岳阳医院共产党员先锋岗
2009-2010年获岳阳医院优秀共产党员
2010年获岳阳临床医学院先进教师 |
|||||||
学习/跟师/工作简历 |
起止时间:2000年-2005年 学习单位:上海市中医院
指导老师:王霞芳
学习内容和结果:
一、理论传承:
因小儿“脾常不足”故治则:脾胃以平为期、 以和为贵、以顾护脾胃为根本。临证时, 对小儿之诊治, 必先察脾胃之厚薄, 处方遣药则尤顾养胃存津; 治病首辨虚实, 又重在诊视脾胃状态, 一见不足, 必须及时扶助脾胃气阴, 补益元气。小儿脏气清灵, 随拨随应,用药稍呆则滞, 稍重则伤, 调理时应顺脾胃之所喜而去其恶, 宜健宜通和畅为本。调脾胃之虚, 予缓而轻补之法, 补中寓消, 补中寓通; 调脾胃之实, 消中兼补, 通中有补。脾胃既相互关联, 又各有所司。胃为阳土, 喜润恶燥, 以降为用, 得阴自安, 故治胃多宜清降, 润则胃生; 而脾为阴土, 喜燥恶湿, 以升为要, 得阳始运, 故理脾多用运脾。总结王师经验临床应用时, 多结合辨证, 灵活变通, 与其它药物配伍, 治疗多种脾胃病证。尤以厌食症突出。
二、特色诊疗技术传承
“火丁”指的是患儿悬雍垂相对面的会厌软骨部, 受浊邪火热薰蒸而突起如丁, 秽浊之气循经而上, 刺激“火丁” , 则引起反胃呕吐, 因此董老创立了指压“火丁”的方法治疗吐乳, 按压“火丁”能使脾胃气机通畅, 有和胃降逆止呕之功, 是治疗功能性呕吐有效而独特的外治疗法。本科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董氏指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呕吐和婴儿吐乳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二、传承项目实施计划
(一)实施计划
原有工作基础:
通过多年来临床实践发现小儿脾胃病是常见病之一,岳阳医院治疗小儿厌食症以中药口服结合氦氖激光治疗,取得了独特的疗效,通过岳阳医院:“开胃灵与氦氖激光联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院级课题研究,证实开胃灵与氦氖激光联治疗较常规外治疗法针刺四缝穴具有更好的疗效,现已成为岳阳医院儿科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
发表论文:陈伟斌,开胃灵联合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1):51
主要目标:
继承和学习董氏儿科的脾胃病治疗学术思想和特色诊疗技术董氏指压法,并将董氏指压法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吐乳症、胃食道返流症、功能性呕吐等脾胃病的治疗,将解决小儿脾胃病治疗中的诸多困扰,如中西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口服中药的麻烦和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将通过学术交流、临床带教、论文等形式,在岳阳医院儿科推广应用此项治疗技术,让更多的患儿受益。
1、继承:在儿科原有脾胃病治疗方法基础上,学习和掌握董氏儿科特色治疗技术“指压火丁”,为临床提供简单便捷有效的治疗手段。
2、探索:通过三年跟师学习,总结和整理王师在临床诊疗中的经验以及对董氏儿科特色治疗技术“指压火丁”进行机理探索,予以整理,形成掌握董氏儿科学术经验,以便后人学习。
3、推广:利用教学医院平台使董氏儿科特色治疗技术“指压火丁”得到传承和推广。
实施方案及内容:
1、通过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内经》、《伤寒》、《金匮》、《温病》重点温习及中医儿科经典理论再次学习,临悟传统中医儿科的思想理论精髓,进一步深刻理解和继承董氏儿科脾胃疾病治疗理论和特色治疗技术。用影像资料记录下王师“指压火丁”技术操作方法和学术理论。
2、在三年的跟师临床实践中,掌握董氏儿科特色治疗技术“指压火丁”,规范运用到临床。通过对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对董氏指压技术治疗小儿呕吐症的临床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在“开胃灵与氦氖激光联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对厌食症病人建立的胃动力学研究方法学基础上对指压火丁法的临床机理进行探索。
3、岳阳医院是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担大量的临床带教任务,通过对本科生临床带教,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住院医生基地化培训和本科室医生带教培养使董氏儿科脾胃疾病治疗理论和特色治疗技术——“指压火丁法”得到广泛继承发扬。在岳阳医院儿科建立新的中医治疗特色,使董氏儿科的理论和治疗技术得到传播。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董氏指压法规范化操作:患儿必须空腹情况下进行手法治疗,否则患儿在操作过程中易呕吐;食指按压的力量要因人而异,对小婴儿只要轻轻刺激即可,年纪大的幼儿则要加大力度,以指压在食管口密封为度;切忌损伤口腔黏膜。
预期成果:
师承 “董氏儿科”继承人上海市名中医王霞芳老师,继承和发扬董氏学术思想和特色诊疗技术——董氏指压法,并将其广泛运用中医儿科临床,作为婴幼儿吐乳症、胃食道返流症、功能性呕吐等胃肠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从而避免服用中西药物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和服药的痛苦。
通过此次传承学习,在岳阳医院儿科培养出2-3名能够掌握董氏儿科学术思想并熟练进行董氏指压法操作临床骨干医师,形成和发展中医药传统治疗的诊断和特色疗法,在中医儿科脾胃病特色专科专病诊疗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通过相关的科研研究,深入探讨董氏指压法对食管下段括约肌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为今后的机理研究提供临床积累;
通过对本科生临床带教,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生基地化培训的推介使董氏儿科特色诊疗理论和技术——董氏指压法得到广泛继承发扬。
(二)项目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
阶段目标、建设内容 |
阶段考核目标 |
2012年
|
1、经典中医理论温习:重点复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临悟传统中医儿科思想理论精髓,以便进一步深刻理解和继承董氏儿科脾胃疾病治疗理论和特色治疗技术,写出相关学习笔记。
2、王师学术思想学习:总结学习董氏儿科脾胃论治小儿脾胃病的理论思想及经验,把王师“指压火丁”操作方法用影像资料记录下来,以利于后人学习继承发扬。
3、通过每周跟师临床实践,逐渐掌握指压火丁法的操作技能。
|
论文1篇 |
2013年
|
1、通过跟师学习王师的董氏指压“火丁”治疗小儿脾胃病方法,熟练掌握指压“火丁”操作技能。
2、通过跟师学习王师的脾胃论治理论,运用于临床小儿多发病和常见病的治疗,并对跟师临床学习经验进行总结,写出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3、通过对王师脾胃论治小儿疾病学习及“指压火丁”特色技术的掌握,在已有的“指压火丁法”可引起实验动物条件反射达到止吐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胃动力学改变进行临床探索。
|
课题申报1项
论文1篇 |
2014年 |
1、建立董氏“指压火丁”传承教学的的规范化教程,从理论、实践、考核三方面编写教程。
2、总结三年跟师学习董氏学术思想和掌握特色治疗技术“指压火丁”经验体会。
3、总结董氏“指压火丁”法对呕吐患儿胃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
论文1篇 教学视频和诊疗规范;论文1篇 |